據《紐約時報》報道,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于10月22日取消了飛機上禁止吸煙標志關閉開關的要求。這一變化發生在美國商業航班禁止吸煙幾十年后。
美國聯邦航空局(FAA)在頒布這一變化的規則中表示,這一過時的要求對航空公司和飛機制造商來說已經變得“耗時且繁瑣”。例如,在2月,美國聯合航空公司 (United Airlines) 曾短暫無法使用幾架新的空客飛機,因為機上的“禁止吸煙”標志無法關閉。在FAA授予美聯航豁免后,該問題得到了解決。
盡管存在火災隱患和健康風險,但幾十年來,航空公司都允許在航班上吸煙。1973年,聯邦政府要求航空公司將吸煙者和非吸煙者安排在不同的區域,這對保護乘客幾乎沒有作用。1988年,美國聯邦航空局(FAA)禁止在國內航班上吸煙少于2小時。兩年后,它將禁令擴大到6小時以下的航班,涵蓋了大多數國內航線。
機上吸煙是1990年代重大煙草訴訟的中心,當時律師代表遭受二手煙影響的空乘人員起訴煙草公司。1997年,煙草業同意支付3億美元,為建立研究機構提供資金。它還同意支持聯邦航空局于2000年通過的國際航班禁煙令,將十年前的禁令延長至永久禁止在美國機場降落或起飛的任何航班上吸煙。
其他國家也采取了類似的措施,現在全球幾乎每個航班都禁止吸煙,只有少數例外。在10月22日生效的規則中,美國聯邦航空局(FAA)表示,禁煙標志“繼續有效地提醒旅行的公眾”。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