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沒寫不能吸煙啊!”11月18日,一名男子面對深圳執法人員開出的50元罰單表示,在鹽田區大梅沙海濱公園沙灘上沒有看到禁止吸煙的牌子,他以為沙灘是戶外可以吸煙。執法人員提醒,根據《深圳控煙條例》第八條,室內工作場所、室內公共場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內禁止吸煙,同時,公園、旅游景點等場所非吸煙點的其他室外區域也禁止吸煙。
為進一步鞏固控煙執法工作成果,11月18日至22日,深圳市控煙辦聯合轄區城管、衛生監督、交通運輸等執法部門在全市組織開展5場專項控煙督查行動。深圳市寶安區公共衛生服務西鄉分中心健康危害因素預防控制與監督科主任洪烈城提到,深圳的辦公場所控煙訴求件占比大,存在同一場所反復多次訴求的情況,而且很多辦公場所樓層較高,中間層無室外區域,室內辦公區域很容易成為吸煙重災區,因此,他建議開創智慧控煙新模式,切實提升控煙實效。他說,目前以前海科興科學園作為試點單位,在消防通道、洗手間等4處以上地點安裝紅外線感應語音播報裝置,后續將持續開展智慧控煙工作,遴選吸煙較為嚴重的寫字樓,安裝“電子哨兵”,煙霧感應語音播報預警類監控裝置,從而實現智慧在線監督執法,不僅能遠程監控系統現場和語音預警,還可通過互聯網、手機查詢和預警監測結果。
(圖片來自網絡)
11月20日,在第23個“世界慢阻肺日”到來之際,2024年青島市百日戒煙大賽順利落下帷幕。本次戒煙大賽期間全市41家戒煙門診為本次大賽報名者提供了中醫、西醫個性化的臨床診療、免費戒煙指導和藥物支持,明顯提高了戒煙成功率。與此同時,配合大賽開展了戒煙門診探訪活動,分別走進了青島市市立醫院西醫戒煙門診和青島市西海岸新區薛家島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戒煙門診,讓公眾全方位了解戒煙知識,體驗戒煙門診日常工作,與戒煙伙伴交流互動,使更多的市民加入到戒煙、控煙的行列,科學戒煙的理念深入人心,促成了無煙、健康生活方式的廣泛傳播。目前青島市二級以上醫院全部規范設置戒煙門診,幫助煙民科學戒煙。
為積極響應國家控煙政策和文明城市建設號召,貴州福泉市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積極對接政府職能部門,結合城市發展規劃,探索生態文明吸煙環境建設新路徑。他們結合城市發展規劃,在各公共場所建設公交站臺、吸煙亭,并配備滅煙筒,吸煙柱等設備。這些吸煙場所完美的融入到周邊的環境中,該公司還通過開展宣傳教育活動,提高公眾對文明吸煙的認知,并組織志愿者進行文明勸導,引導公眾養成文明吸煙習慣。截至目前,福泉市已建設5個公交站臺吸煙點和5個公園吸煙亭,不僅有效滿足了市民的吸煙需求,減少了公共場所的吸煙行為,還有效減少了二手煙對非吸煙者的危害,提升了城市文明形象。
從2015年至今,北京市實施《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以下簡稱“控煙條例”)已有十年,室內禁煙控制得頗有成效,但室外吸煙的管控還有待進一步優化。記者調查發現,目前一些人流密集場所還沒有設置統一的室外吸煙區,且北京一直未出臺有關室外吸煙區的設置標準及規范。相關專家表示,北京應盡快出臺室外吸煙區的設置標準及規范,嚴控“游煙”問題。記者調查發現,室內禁煙,室外吸煙的現象增多了。很多商場和寫字樓,大家都聚集在出入口附近抽煙,由于沒有統一規范管理措施,一些“吸煙區”離出入口太近,對過往的人群有所影響。
(圖片來自網絡)
從2015年北京市開始實施“控煙條例”后,北京首都機場就把航站樓內的14個吸煙室全部關閉,隨后陸續在室外開設5處吸煙區,引導煙民到遠離出入口、旅客較少的區域吸煙。11月4日,有微縛大V發了一條有關北京大興機場沒有了吸煙區的遺憾,感慨“大興機場居然取消了所有的吸煙區,唯一比首都機場好的地方也沒有了”,短短一句話引發不少網民共鳴,紛紛留言說“矯枉過正”、“就知道一刀切”。還有人認為,室外吸煙區的設置,不是對煙民的“施舍”,而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體現,它不僅能夠保障煙民的合法權利,還能維護非吸煙者的健康,實現社會的和諧共融。其實,公共吸煙區的建設也是城市文明建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僅僅是硬件設施的完善,更是居民文明素質提升的直接體現。在公共空間里,如何在尊重吸煙者的權利和保護非吸煙者免受二手煙傷害間找到平衡點,才是更成熟、可行的控煙思路。
在11月中旬召開的第二十屆全國控煙與健康學術研討會上,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處無煙草行動技術官員李可薇表示,在世衛組織所有區域,13-15歲青少年電子煙使用率都高于成年人,使用電子煙的年輕人在日后使用卷煙的可能性是其同齡人的近三倍。據世衛組織的數據,世界上已有131個國家對電子尼古丁傳送系統進行了不同程度的管制,其中有34個國家禁止了電子煙的銷售。
根據澳大利亞健康與福利研究所的報告,澳大利亞的吸煙率持續下降,目前從未吸煙的澳大利亞人比例達到了65%,但近年來電子煙的使用卻顯著增加,從2019年的11.3%上升到2022至2023年的19.8%。目前該國約有一半的電子煙使用者每天使用電子煙,這較2019年增加了42%。衛生部長馬克·巴特勒(Mark Butler)曾在今年早些時候呼吁對電子煙的使用采取進一步行動。他說:“我們有一次實現代際健康保護的機會和責任,必須立即采取行動,保障年輕一代澳大利亞人的健康。”
據無煙瑞典(Smoke Free Sweden)11月13日報道,瑞典發布的政府數據顯示,瑞典成為歷史上首個官方“無煙”國家。該機構稱瑞典這一成就比歐盟目標提前了16年,而大部分其他成員國可能仍遠遠難以實現這一目標。無煙瑞典(Smoke Free Sweden)的負責人德龍·休曼(Dr. Delon Human)指出,“這一杰出成就標志著全球公共健康的一個重要時刻,同時也證明了支持瑞典的煙草控制策略的進步政策的有效性。上世紀60年代初,近一半的瑞典男性吸煙。然而,通過接受并鼓勵使用鼻煙、尼古丁袋和電子煙等替代尼古丁產品,瑞典在保持公共健康的同時,為創建無煙社會奠定了明確道路。”
瑞典醫學協會前任會長安德斯·米爾頓(Dr. Anders Milton)醫生表示,“瑞典成功的關鍵在于其注重減害的務實策略而非嚴格禁令。各種更安全的尼古丁產品具有多種強度和風味,均可以通過線上線下合法獲得,并通過廣告以提高人們的意識并鼓勵人們使用。”
有數據顯示,包括移民在內,瑞典所有成年人的吸煙比例為5.3%。此外,這些數據顯示,如果沒有移居瑞典,出生在歐洲其他國家的人平均吸煙可能性要高出三倍。
(圖片來自兩個至上公眾號)
近日,菲莫國際(Philip Morris International,簡稱PMI)在社交媒體品牌平臺領英上,回應了一個公眾長期關注的問題:“為何PMI仍在銷售卷煙?”PMI首席通訊官莫伊拉·吉爾克里斯特(Dr. Moira Gilchrist)在視頻中強調:“菲莫國際明天停止銷售卷煙,并不會改變任何事情,需求仍然存在,其他市場參與者會填補空缺。”她表示,推動消費者從吸煙行為中脫離是一個長期的社會變革。為實現無煙未來,必須逐步減少卷煙需求,而非簡單禁售。PMI的目標是向那些尚未戒煙的成年吸煙者推廣無煙替代品,這一行為改變需要時間。
傳統煙草走了,電子煙、加熱不燃燒等新型煙草制品和鼻煙、尼古丁袋等替代產品都來了,這算不算控煙工作的勝利?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