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傳統煙草在日益收緊的控煙政策下,越來越黯淡無光,而以電子煙為代表的多種新型煙草制品越來越顯示出強大的力量,并且逐漸成長為跨國煙草公司們新的財富來源,由此引發的問題也日益顯現出來。
2025年,《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實施已滿十周年,因其是國內首個全面禁煙的省級法規,也被稱為“史上最嚴控煙令”。《條例》的實施,激發了更多人的戒煙意愿,十年來,越來越多的“煙民”走進戒煙門診,實現成功戒煙。如今,北京市規范化戒煙門診的數量已從2017年的10家增加到2024年的20家,年服務量1萬余人次。根據北京市疾控中心發布的《2025年控煙工作要點》,北京還將持續推廣成人戒煙技術服務,協助推進戒煙門診建設,繼續指導、推廣多種戒煙服務形式實施。
4月上旬,北京市疾控中心發布了2025年控煙工作要點。今年北京將組織開展第六次成人煙草監測和控煙政策人群健康效應影響評估,針對北京市成人煙草流行趨勢、控煙政策實施對腦卒中等重點慢性病的影響評價等結果強化宣傳力度,加大市民對《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實施的關注和支持;今年北京還要開展青少年煙草流行監測,針對中小學生、大學生開展煙草流行調查,掌握青少年群體吸煙和二手煙等行為的變化趨勢,評估政策與干預措施實施效果,為制定青少年控煙措施提供科學依據;同時持續推廣成人戒煙技術服務,協助推進戒煙門診建設,繼續指導、推廣多種戒煙服務形式實施。
室內控煙過去被很多人認為“推行有難度”,但經過十余年努力,已成為公共場合的常態。“游煙”治理同樣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堅持宣傳、勸導與執法同步。近期,上海市宣布在外灘、武康路、豫園商城、新天地、南京路步行街、陸家嘴商圈等8處中外游客集中、人群密集區域,啟動針對室外“游煙”的示范治理。比如,在豫園商城、外灘等地,加強控煙宣傳,引入智能語音提示設備,以提升勸阻和引導效果;在陸家嘴商圈,通過陸家嘴中心綠地大屏、商務樓宇戶外屏、地鐵站信息屏及東方明珠周邊行人指示屏滾動投播控煙宣傳。據了解,上海還將在多個“網紅”場所內持續完善室外吸煙點和提示系統,通過市、區兩級部門分工合作,推進公眾健康教育,讓更多市民養成不在密集人群中吸煙的習慣。從上海的實踐看,無論是不斷出現的志愿者隊伍,還是逐漸增多的控煙海報,都顯示出上海在全面禁煙領域做出的積極嘗試。
日本大阪市路上的吸煙所
在西安人流較多的地方,仍然有不少人在行走中吸煙。不少市民在接受采訪時認為,可以考慮設置更多的定點吸煙場所,并配備相應的設施和管理制度,既滿足吸煙人士的需求,又不影響其他人,期待西安能夠借鑒其他地方的成功經驗,為市民創造一個更加健康、文明、和諧的生活環境。
香港特區政府憲報4月25日刊登《2025 年控煙法例 ( 修訂 ) 條例草案》,提出多項控煙措施。《條例草案》提出,自明年1月起,若任何人攜帶多于19支免稅煙入境,定額罰款將由2000港元增至5000港元,同時加入完稅煙識別標簽、提高走私私煙罰則、擴大禁煙區、禁止管有另類吸煙產品等。《條例草案》列明,明年1月起,禁止在輪候公共交通工具的劃定范圍、輪候進入電影院、醫院、公眾游樂場地、體育場等地方吸煙。當中指出“輪候”的字眼,代表兩人或以上排隊等候的情況。違者罰款由1500港元倍增至3000港元。
澳門衛生局遵循控煙及控酒并行的防控策略,持續巡查各類場所,與各執法部門共同落實《控煙法》和《控酒法》的規定。2025年1至3月,在控煙方面,衛生局、治安警察局、市政署、博彩監察協調局和海關等部門共發現1262宗違法吸煙、71宗攜帶電子煙出入境,以及31宗涉嫌違反《控煙法》其他規定的個案,包括:沒有在法律規定的地點張貼禁煙標志、銷售煙草制品的地點沒有張貼禁止售賣煙草制品予未滿18歲人士的告示等。衛生局提醒,根據法例規定,無論煙草制品或酒精飲料,不得向未滿18歲人士銷售,商戶若對購買者年齡有懷疑,須要求購買者出示身份證明文件,若購買者拒絕出示證件,則推定為未成年人,并應拒絕向其銷售有關商品,違法者可被科處2萬澳門元罰款。此外,商戶須按法律要求張貼相關標志,違法者最高可被科處澳門元20萬元罰款。
國際方面——
4月中旬,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對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 (CDC) 和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 (FDA) 的煙草控制辦公室進行了重大削減。數十名工人被解雇,其中包括 FDA 的最高煙草監管機構布萊恩·金 (Brian King)。另一名被解雇的 CDC 員工凱文·卡隆 (Kevin Caron) 幫助追蹤了 2019 年致命的電子煙爆發,該事件與假冒 THC 電子煙中的維生素 E 醋酸酯有關。2023 年,CDC 向州衛生部門提供了超過 8400 萬美元,用于運行戒煙熱線并幫助吸煙者戒煙。NBC 新聞稱,13 個州可能會失去至少 30% 的資金,而康涅狄格州、新澤西州、田納西州、弗吉尼亞州和西弗吉尼亞州等 5 個州至少依賴 CDC 提供至少 75% 的戒煙熱線支持。其他損失還包括煙草使用研究項目和全國青年煙草調查,該調查跟蹤青少年的吸煙和電子煙趨勢。
近日,英國一個跨黨派議會小組提議對煙草公司征收“污染者付費”稅,用于資助降低吸煙率的項目。英國現有600萬吸煙者,控煙的任務仍未完成。英國衛生和社會保障部發言人表示,“政府正在推出世界領先的《煙草和電子煙法案》,創造第一個無煙一代,結束成癮和不利的循環。”他還說:“為了打擊青少年吸電子煙,該法案將禁止電子煙廣告和贊助,并授權規范電子煙的口味和包裝,以及電子煙在商店中的展示方式和位置。”
澳大利亞一項研究發現,吸煙成本加重了低收入家庭的負擔。昆士蘭大學(University of Queensland)的研究人員研究了 2006 年至 2022 年按社會經濟地位劃分的家庭煙草支出,這一時期包括煙草稅的大幅增加(2010-2020 年)。總體上,家庭年平均煙草支出降至 972.70 澳元(603 美元),反映出由于價格上漲而購買煙草的人數減少。然而,在購買煙草的家庭中,支出增加了 1,092.20 澳元,達到 4,931.70 澳元(677 美元至 3,058 美元)。對于繼續吸煙的人來說,煙草制品增加的經濟負擔意味著在健康、食品、保險和教育等其他項目上的支出減少。
菲律賓衛生部對本國居民中日益增加的煙草和電子煙使用表示擔憂。衛生部援引2023年全國營養調查的結果指出,煙草制品導致的尼古丁成癮仍是菲律賓的重要公共健康問題。該調查顯示,年齡在20至59歲人群中的尼古丁成癮率從2021年的19%上升至2023年的24.4%。菲律賓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3年和2024年,該國前三大死亡原因——心臟病、癌癥和中風——均與煙草使用密切相關。菲律賓衛生部報告稱,該國已記錄并公布首例與電子煙使用相關的肺損傷死亡病例,患者為一名 22 歲的男性,沒有吸煙或其他不良行為史,但從小就開始吸電子煙。
菲利普莫里斯國際公司4月3日發布了第六份年度綜合報告,PMI 首席執行官 Jacek Olczak 表示:“我們的 2024 年綜合報告慶祝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這一年標志著 IQOS、VEEV 和 ZYN 商業化 10 周年,以及我們實現現代歷史上最雄心勃勃的業務轉型之一的旅程。”他說:“到 2024 年底,我們努力擴大無煙產品的可用性,使我們能夠覆蓋大約 3860 萬成年用戶,這些產品在 95 個市場提供,這表明我們對可持續發展和業務轉型的堅定承諾。這些成就讓我感到非常樂觀。”PMI 首席財務官 Emmanuel Babeau 表示:“2024 年全年,我們的無煙業務約占 PMI 總凈收入的 39%,營收和利潤增長加速。”
整體的控煙趨勢就是傳統煙草在日益收緊的控煙政策下,越來越黯淡無光,而以電子煙為代表的多種新型煙草制品越來越顯示出強大的光環,并且逐漸成長為跨國煙草公司們新的財富來源,但聚光燈開始轉移到它們身上的同時,光亮的背后,陰影也同樣在增長擴大。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