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世界無煙日”的主題是“拒絕煙草誘惑 對第一支煙說不”。呼吁社會共同參與控煙行動,保護青少年免受煙草煙霧危害,是北京大學社會化媒體研究中心研究員謝云霏正在積極推動的事。?
2024年,她帶領團隊完成了一項獨特研究:對全年社交媒體煙草相關帖子進行編碼分析,嘗試揭開煙草營銷的“隱形外衣”。 “明星同款煙、網紅‘求推薦’——這些看似中性的內容,實則是裹著糖衣的煙草廣告。”謝云霏說道。?
“我國廣告法明確禁止所有煙草廣告,但煙草營銷正以更隱蔽的方式滲透。”研究中,謝云霏發現,部分廠商會利用青少年身份認同心理進行誘導,“許多未成年根本意識不到這是廣告,更想不到這會推動他們點燃第一支煙”。?
謝云霏認為,家庭氛圍是孩子最好的滋養,要警惕煙草對孩子成長的不良影響。這種共情源于親身經歷,事實上,謝云霏也曾是一名吸煙者,高考那年因好奇接過了“第一支煙”。但從事控煙研究以來,她在科學調研中親歷了控煙行為的重塑,開始用養花替代煙癮,在焦慮時選擇自主控煙而非依賴尼古丁,她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將學術轉化為行動。?
“控煙不是重復‘吸煙有害’的標語,而是讓人意識到二手煙如何傷害他人”,謝云霏感慨,這種反思帶來意外收獲:“回過頭發現,我其實已經走在了戒煙路上。”謝云霏的目標很清晰:“從追溯第一支煙的誘惑到終止傷害——控煙才是戒煙最近的路。”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