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眼下,春耕生產已全面展開。深翻煙地、綠肥還田、物理植保……各項工作有序推進,成為了四川鹽源縣原生態煙葉的亮麗底色。
在鹽源縣梅雨鎮杉八窩村煙田內,一臺挖掘機轟鳴著來回深翻煙地,煙農馮鐘政站在田邊當著“監工”,不時對駕駛員提出詳細“整改”意見。
“我去年種了32畝煙,就一塊地沒有深耕,那塊地就沒什么收成,悔不該當初不聽煙技員的勸告!”馮鐘政說。
馮鐘政種煙5年了,懷著僥幸心理,去年的一塊煙田沒有深耕,恰巧遭遇番茄斑萎病毒病,今年說什么也要搞個全覆蓋翻曬,對土地,馬虎不得。
“大力引導、指導煙農在復種指數較高地塊開展深翻曬,有利于減少病原菌和害蟲在煙田越冬繁殖,切實減少病蟲害發生,減少煙田農藥施用。”煙葉生產科技術推廣站站長范曉林介紹說。
綠色生產,不僅僅是土地深耕。
在鹽源縣潤鹽鎮五洞橋村二組,連片的光葉紫花苕花開正盛,放眼望去,一片綠色的海洋延伸到山邊。煙農毛鴻祥正駕駛著一只巨大的“鋼鐵怪獸”將這片綠浪翻壓至地下。
“光葉紫花芍改良土壤效果不錯,我跟網格員一起實測過,一畝地能產出4000千克左右綠肥,輪作土地病害少,綠肥成本也低,是種煙的優選。”雙河煙站站長王興華介紹。
2020年,鹽源縣煙草專賣局推廣種植光葉紫花苕15000畝,改良土壤,提升肥力,增強產業可持續發展后勁。看著大片的“青飼料”就這樣埋在地里,毛鴻祥的愛人眼中透露出些許不舍,但更多的是對這篇土地的希冀。
在前所鄉逗樂河村,翻耕過后的土地里在短時間內整齊地“長”出了許多黑色的三角錐。遠遠看去,像極了一片黑蘑菇。
走到近處一看,卻是一堆堆農家肥。
“這農家肥雖然有點小貴,但是種出來的煙葉質量是真好。今年我準備130畝煙田全部都用農家肥,預計每畝能凈增收200到300元。”迎面遇上鐵桿煙農劉單華,他又開始講起了“種煙經”。
2020年,劉單華在縣城壩區種植煙葉130畝,迫于農家肥價格因素,只挑選了15畝施用農家肥做對比,煙田里的煙株長勢拋開不說,一賣下來,高下立判。于是,他下定決心今年全部施用農家肥。
“我們要像種植鹽源蘋果一樣,把‘離太陽最近,離城市最遠’這張生態名片‘貼’在烤煙上,綠色生態煙葉是我們最好的出路。”作為土生土長的鹽源人,長柏煙葉收購站站長楊日古有感而發。
說到這農家肥,鹽塘鎮副鎮長趙鐵墩深別有一番感觸:“以前,家畜糞便、秸稈隨處可見。近兩年來,不少種煙大戶主動上門購買,既能促進烤煙增產提質,還改善了農村衛生環境,真是一舉兩得。”
近年來,鹽源縣局(分公司)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把穩定優質煙區、穩定煙農隊伍作為煙葉工作重要著力點,大力指導煙農實施綠肥種植、增施農家肥、物理植保、煙田輪作等技術,有效改善土壤性狀,提高煙葉生產質量。
“山地原生態是我們鹽源煙葉的標簽,只有將綠色生產理念深入當地老百姓和煙農心中,讓煙農樹立新發展理念,才能實現煙葉可持續發展。”鹽源縣局(分公司)局長、經理伍德洋說。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