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人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收獲季節。10月15日一大早,一輛滿載著金燦燦煙葉的貨車駛進安徽皖南煙葉有限責任公司南陵煙站,南陵縣弋江鎮弋豐村煙農葉青坐在車上。在煙技員楊榮武的指引下,工人們幫助葉青把車上的散煙搬運進新建的增濕回潮房。增濕回潮房可以有效預防煙葉干燥破損。接著,葉青走進煙農休息室,悠閑地喝著茶水,等待著交煙的貨款打到自己的賬戶里。皖南煙葉公司今年推行的集中分級收購模式不但省去了煙農奔波的辛勞,還減少了煙葉的運損,保障了煙農收入。
實現集中分級收購模式的背后,增濕回潮實用新型技術和物聯網信息化管理手段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有效優化煙葉收購流程,實現精細化管理,讓煙農交售煙葉省心、放心、舒心。近年來,皖南煙葉公司加大關鍵核心技術攻堅力度,使煙葉生產技術創新和信息化創新成為助推皖南煙葉駛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的“雙引擎”,通過科技創新有效助力煙葉高質量發展,煙葉質量逐年提升、煙農收入逐年增長。
創新平臺立柱架梁
科技創新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和強大支撐。皖南煙葉公司始終堅持“適應市場、加強合作、自主創新、成果轉化、支撐發展”的科技創新工作方針,聚焦品牌需求,搭建創新平臺,深化協同創新,強化成果轉化,初步構建了支撐煙葉高質量發展的科技創新體系。
聚焦工業品牌需求,皖南煙葉公司開展技術與管理項目創新研究,推進成果轉化,實現技術研發推廣一體化。為充分突出工業主導作用,皖南煙葉公司與上海煙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湖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和安徽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先后建設了滬皖現代煙草農業高科技示范園、鄂皖“黃鶴樓”煙葉高科技示范園、安徽焦甜香科技園等工商共建科技創新平臺,明確科技園“科技創新、管理創新、成果轉化、技術服務、人才培養”五大功能定位,先后搭建“項目合作、設備使用、人才培養、成果共享”四大開放式平臺,推動工商合作一體化。
堅持問題導向,推動原料研究一體化。皖南煙葉公司始終把提質增效作為科技創新的出發點,圍繞生態、科技、管理、市場四個要素開展科研攻關,先后與工業企業開展20多項焦甜香特色煙葉項目研究,提煉關鍵技術,制定了皖南焦甜香煙葉系列標準,顯著提高了特色煙葉對工業品牌的適用性。
堅持應用為本,推動示范推廣一體化。皖南煙葉公司堅持應用為本,加強成果轉化,集成提煉了三個層次的技術研發推廣模式,第一層次為核心區項目試驗研究,采取工商研農合作研發模式;第二層次為示范區集成優化示范,采取農技服務模式;第三層次為基地單元輻射推廣,采取全程管服模式,實現創新成果的快速轉化推廣。
創新永不停歇。聚焦“特色彰顯、質量安全、生態維護、現代裝備、‘互聯網+’、精益管理”六大重點研究領域,一批農業領域的技術創新、管理創新項目成果成為科技星空下的璀璨群星。
在烤煙品種選育上實現新突破。除種植“云煙87”“云煙97”品種外,皖南煙葉公司還試驗種植了33個新品種。其中,優質烤煙品種“中川208”推廣種植1150畝。皖南煙區成為行業煙草品種試驗示范基地之一。他們聯合中國農科院煙草研究所育成的“中煙207”烤煙品種,通過全國煙草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同時,加強品種篩選與良法配套研究推廣,為彰顯特色煙葉風格提供技術支撐。
皖南煙葉公司在煙葉特色彰顯及工業可用性提升方面實現新突破,研究集成了營養調控、優化結構、三次采收、“自動加煤設備+八點式精準烘烤工藝”等技術,構建了彰顯皖南煙葉特色、提高皖南煙葉工業可用性的綜合技術體系。
信息化是農業現代化的主攻方向之一。圍繞信息化和農機、農藝深度融合這篇大文章,皖南煙葉公司探索構建煙葉信息化管理體系,大幅提升了農業生產智能化水平,努力實現“領跑”農業現代化。
“結合煙葉生產種植布局及高標準基本煙田規劃,我們為27萬余畝煙田繪制了電子魚鱗圖。”皖南煙葉公司技術中心副主任薛琳打開數據服務中心煙田電子魚鱗圖,向記者介紹道,“電子地圖上標注有農戶姓名、面積、前茬作物以及田塊所在位置等信息,而且我們的地圖會根據農戶的種煙面積、輪作等實際情況每年更新一次,形成‘一年一張圖’?!蓖ㄟ^煙田電子地圖,可以精確掌握基本煙田的空間分布。為保障和加強生產技術落實,皖南煙葉公司技術中心圍繞煙葉生產管理的整個生命周期,形成了煙葉生產14個關鍵環節的100項技術標準。
“我們將勞務和技術進行打包,形成專業化服務產品,煙農根據需求線上購買服務產品,服務部根據訂單組織實施服務。截至目前,我們累計開發25項專業化服務產品,實現大棚育苗、煙葉分級、蒸汽回潮等100%專業化服務。今年以來,我們已開展服務2051次?!毖α照f。
同時,為了進一步保障各項生產技術標準的落實率,皖南煙葉公司專門組建了以主要領導為第一責任人的績效評估小組和機關各部門負責人擔任組長的11個追蹤組,分環節對照100項技術標準對7個煙站的1154戶煙農實施對標追蹤考核。
瞄準科技自立自強的目標,皖南煙葉公司自主創新取得重大成果,先后獲得中國煙草總公司科技創新獎二等獎3項,安徽省煙草專賣局(公司)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安徽省局(公司)創新成果獎4項。2019年結題科技項目推廣應用情況自查結果顯示,75%的重點項目創新成果在皖南煙區實現了推廣應用,比如近兩年在皖南煙區示范推廣的“分區精準施肥”“中溫中濕精細烘烤”“蒸汽規?;爻薄钡燃夹g創新成果,僅在試點推廣階段,每年就為煙農降本增效近2000萬元。
科技助力提質增效
小到鑲嵌在煙葉分級帶和分級手環中的紐扣式電子標簽、成件煙包上的二維碼標簽,大到溫濕度可控的自動增濕回潮房、煙葉自動化收購線等,這些都是皖南煙葉公司在煙葉生產技術創新和信息化創新等領域取得的突破性成果。
走進南陵煙站收購場,處處可見新科技。記者跟隨技術人員走進增濕回潮房,其內部構造類似烤房,同樣是安裝有兩層可拆卸的掛煙梁。這種增濕回潮房有14座,每座底部都有一條管道,管道連接到不遠處的平房里。平房里有燃氣蒸汽發生器,墻面醒目的位置張貼著安全操作規程。自動增濕回潮房是皖南煙葉公司2020年開展回潮倉儲標準技術研究的成果,主要功能是防止秋冬季節煙葉干燥破損,能有效實現初烤煙回潮倉儲技術標準化,提升煙葉質量。
在提純掃碼稱重區,只見分級組組長提著捆好的煙葉來到提純臺,先把右手的分級手環對準讀寫器,電子屏幕上就顯示出種植主體、分級師、巡檢員、等級及重量等信息。相關工作人員確認后,掃描煙捆上不同顏色的分級帶,開始稱重,系統自動生成數據。稱好的煙葉堆放到歸類區,等待煙農最終確認。分級手環和分級帶中的紐扣電子標簽,關聯著分級師和煙葉等級的信息,如同煙葉的“身份證”。
“今年皖南煙葉公司在郎溪煙站、南陵煙站、黃山煙站、蕪湖煙站推行集中分級收購模式。我們設置不同顏色的分級帶,里面都有電子標簽,以顏色區分煙葉等級;分級師配備具有電子標簽的分級手環,在提純臺讀取分級小組信息,自動關聯分級點、巡檢員和種植主體等信息。電子秤對煙葉進行稱重,并把稱重數據發送到智能稱重控制臺,實現數據集成,分級服務費由系統自動生成。簡單地說,這就像超市自助收銀一樣,掃碼付款后系統會自動打印出購物小票。”南陵煙站站長魯先林介紹道。
利用物聯網技術,皖南煙葉公司通過安裝電子秤、雙面屏等設備,探索電子標簽在煙葉分級環節的信息化應用,實現了分級數據實時采集、統計分析及質量預警等功能,提升了煙葉分級信息化管理水平。
集中分級收購模式還實現了煙葉收購的流程再造。
“去年我來售煙,要先在弋江鎮分級點分級打包成件,貼上二維碼標簽。成件后,再由專業化運輸隊將煙包托運到煙站,通過自動化收購線依次進入工商驗級區、過磅區,完成等級、重量確認。如今,南陵煙站實現集中分級收購,煙葉驗收稱重后打包成件進入倉庫,全過程我都能從煙站的觀察窗看到。這樣不但省去我們煙農多頭奔走的辛勞,還減少了煙葉運損,保障了收入,讓我更加放心?!睂蟹旨壥召從J?#xff0c;葉青贊不絕口。
培養人才打牢塔基
人才是科技創新活動的主體。按照行業科技創新工作總體要求,結合企業實際,皖南煙葉公司技術中心被改制為公司二級機構,下設煙葉技術研究室、煙草農機研究室、質量檢測研究室、煙葉生產標準研究室和煙用香原料研究室等5個研究室。圍繞煙葉產業鏈,理順了技術研發、農機改進、成果轉化、標準宣貫等環節一體化運行的創新鏈。
皖南煙葉公司技術中心制定科技創新規劃,持續強化創新管理,明確創新重點領域和主要目標;制修訂《科技項目管理辦法》等,規范科技創新管理;出臺《科技創新激勵辦法》,設置科技進步獎、創新成果獎等7類創新獎項,激發技術人員創新活力。技術中心先后獲得國家煙草專賣局“行業級煙葉生產技術中心”、煙草行業“十三五”先進創新集體、宣城市直機關工委先進基層黨組織、安徽省局(公司)標準化黨支部等榮譽。
在技術人才隊伍建設方面,技術中心堅持理論學習和實踐鍛煉相結合。在加強理論學習的同時,常態化組織員工開展交流研討,并有針對性地結合主題實踐活動加以深化,依托試驗園區、煙葉示范田等載體,強化業務實踐鍛煉,提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堅持學習教育和推動工作相結合。將學習課堂搬到田間地頭,廣泛收集煙站及煙農生產管理中的問題,通過實地調研、集體會診等方式,解決基層實際問題,做到調查研究和解決問題相結合。
“如果把一個企業的科技創新力比作一座金字塔,那么,廣大員工的創造力就是金字塔的塔基,是推動企業科技進步的關鍵和基礎。”皖南煙葉公司副總經理周強說。
為營造創新氛圍,解決生產經營難題,今年年初,皖南煙葉公司自上而下堅持問題導向,圍繞技術、管理和模式等方面梳理存在的問題和短板,征集各類問題152個,經過系統分析、篩選、合并,設立了創新課題庫,庫內項目105項,其中模式改進類19項、生產技術30項、綜合管理類56項。課題庫涵蓋了安全管理、財務管理、黨群管理、規范管理、紀檢監察、技術研究、企業管理、人事管理、生產收購、信息網絡、煙基管理、煙農服務、煙葉經營13個方面。皖南煙葉公司明確了課題牽頭部門、配合部門及研究方式,研究制定了《質量管理小組活動管理辦法(試行)》《精益改善項目管理辦法》《合理化建議管理辦法》等制度,規范群眾創新工作流程,激發廣大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群眾創新效果。
皖南煙葉公司在發展實踐中,逐漸形成了以創業精神為靈魂的“創”文化體系,“以創新求發展”的價值觀已經成為全體皖南煙葉人的思想和行為自覺。
新興產業拔節生長
科技創新為煙農增收插上翅膀。在科技引領煙農增收模式引領下,皖南煙葉公司充分利用煙基設施和基本煙田,積極發展非煙特色產業。
2017年5月,宣城市人民政府、安徽省局(公司)、中國農業科學院煙草研究所三方簽訂協議,在宣州區共建總面積達到7.2萬畝的宣城現代功能農業科創園,聚合技術、資金、土地、人才、勞務等生產要素,建立政企研學農“五位一體、共建共享”合作機制。這是煙農增收的政策高地、技術高地、人才高地和價值高地,也是皖南煙葉促進高質量發展的創新平臺。
該項目啟動以來,皖南煙葉公司主動溝通、積極協調,陸續引入多家科研機構與龍頭企業入園開展合作創新,形成發展合力。
先進技術的引進以及現代農業理念的落地,為科創園帶來了發展的汩汩活力,拓寬了科技引領煙農增收的渠道。
深化產品開發,是科創園的重要著力點。皖南煙葉公司按照“一挖、二引、三提升”的思路,與入園科研機構共同組建項目組,有針對性地開展特色品種選育、功能食品研發、農業資源高效利用等項目研究。
煙稻輪作是皖南煙區主要的輪作模式。煙農手中的土地一半種植煙葉,一半種植水稻,實行隔年水旱輪作。為了解決土壤健康問題,實現煙葉可持續發展,皖南煙葉公司成立煙農服務中心,調配人員專業從事水稻新技術研發與煙農栽培水稻指導服務工作。在指導轄區煙農專業合作社持續推進專業化服務的同時,他們積極拓展專業化服務范圍,初步引導當地合作社加強煙葉育苗設備綜合利用,組織開展疊盤暗化催芽、機械插秧、無人機飛防等服務。此外,皖南煙葉公司搭建了一套皖南煙葉及水稻生產“統一土地流轉、統一種植、統一服務、統一收購經營、統一管理”的“五統一”全程管服體系,并開發了覆蓋煙葉生產全部環節和水稻部分環節的20余項服務產品,以“技術勞務”服務方式,在煙稻種植區實行市場化運作,推進了皖南煙葉、水稻生產管理系統化。
2021年,皖南煙葉公司煙農服務中心通過引進改造軌道車運出秧苗物資降低勞動強度、應用簡易噴淋設備實現水肥一體化,幫助煙農增加經濟效益,今年已開展水稻育插秧服務共計13980.68畝。
針對煙農自有特色產業存在的“散、小”以及產品轉化率不高等問題,皖南煙葉公司按照一個基層煙站試點建設一個產業綜合體的目標,圍繞“產業組合好、設施配套好、市場銷售好、煙農受益好”的要求,主動與地方政府對接,共同制定產業綜合體建設方案,結合“一戶一規”及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工作系統謀劃,制定產業綜合體建設規劃,分年度穩步實施,初步規劃形成“煙+稻”“煙+糧油”“煙+蔬菜”“煙+經果林”“煙+養殖業”五大類產業組合。
“‘十四五’期間,我們將貫徹落實市場化、現代化、特色化的發展戰略,進一步加強創新平臺建設,深化工商融合創新,加速創新成果轉化應用,持續提升煙農收益,加快推進煙葉生產方式轉型升級,促進皖南煙葉各項工作高質量開展?!蓖钅蠠熑~公司總經理徐海清說。
蕪湖煙站工作人員使用電子秤對煙葉稱重。
皖南煙葉公司不斷加強煙水、煙路、烤房、育苗工場等配套設施建設,提高煙農生產效益。圖為宣城市宣州區文昌鎮賈公村育苗工場遠景。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