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湖之南,秀美瀟湘。夏日的湖南煙區,煙葉碧波蕩漾,處處充滿生機。
聚力推動煙葉生產轉型升級,近年來,湖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強化數智化賦能、機械化支撐、綠色化牽引,加快構建現代煙草農業生產體系,為推動實現煙葉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數字化賦能產業轉型
全天候的煙稻輪作生態監測站,利用物聯網技術實時監測氣象生態情況,及時準確預測病蟲害發生、流行,科學有效指導病蟲害防治。
數字化的智慧烘烤信息管理平臺,實時監控全省烤房烘烤情況,智能推薦烘烤曲線調控烤房設備,在手機App上遠程操控調節溫濕度。
……
湖南煙區探索構建數字化煙葉產業新模式的場景比比皆是,真正實現了“一部手機種好煙”。
近三年來,湖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黨組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煙草專賣局黨組決策部署,持續涵養“數字湘煙”新生態,以“數”賦能,以“智”提質,積極探索煙葉全產業鏈數字化轉型。他們依托全國統一煙葉生產經營管理平臺,打造基本煙田、煙農服務、烘烤調度等數字應用場景,實現了產業互聯互通、數據共享共用、決策智慧智能。
5月25日,在永州市藍山縣土市煙葉生產收購站,記者看到一套涵蓋煙葉收購全流程的自動化設備,已經調試完畢即將投入使用。
“經前期測算,這套自動化設備應用后,單條收購線可減少6人以上,有效降低了勞動強度;單線日均收購量達到500擔,工作效率提升90%以上。”土市煙葉生產收購站站長蔣尊龍告訴記者。
蔣尊龍介紹,分級合格的煙葉裝入煙筐后,煙站工作人員只需通過手持機,將煙農和分級班組信息錄入煙筐RFID芯片,經定級員評級、自動過磅稱重后,便可由機械臂抓取、提升、翻轉,實現自動裝筐。
裝筐完成的煙葉經過配重、自動壓筐,對接全省煙葉一體化平臺生成二維碼,與煙筐RFID芯片攜帶的信息關聯,實現一筐一碼,確保信息可追溯,實現了數字化收購“兩打八掃”中的“第一打”。
以此為起點,每片煙葉從田間到車間的流轉路徑都變得清晰可見。數字化、可視化的煙葉收購模式打通了上游商業原煙流通信息壁壘,構建了中游復烤加工原煙與片煙批次對應關系,建立了下游工業片煙流通路徑,實現了關鍵業務環節的計劃物流管控。
不僅如此,為進一步釋放煙葉生產數字化轉型帶來的乘數效應,湖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整合農經、農機、金融等部門數據平臺資源,搭建合作社“湘葉助農”一站式服務平臺,集成“煙糧貸、金土地、務工易、農機通”等功能,共建“服務超市”;開發湖南煙葉數字平臺移動終端,實現農工商信息互聯互通;匯集計劃合同、大田生產、田間物聯、烘烤收購等數據信息,開展綜合分析應用,為省市縣站四級管理者提供精準輔助決策。
機械化助力減工降本
三湘四水,波揚云夢。厚重的湖湘文化,孕育了“經世致用、敢為人先”的精神,成就了當地人“吃得苦、耐得煩、霸得蠻”的性格特質。
“我今年種了60畝煙葉,近5年種植面積都在50畝以上。”談起種煙情況,永州市藍山縣土市社區馬裊村煙農李貴飛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我愿意種煙,最主要的原因是收益較高,也越來越輕松了。”
種煙越來越輕松的背后,離不開湖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構建丘陵煙區全程機械化生產體系的持續探索。
2022年以來,湖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以牽頭實施東南武夷南嶺丘陵作業區農機農藝融合三年行動為契機,堅持農田、農藝、農機、農服四位一體,高效融合,協同推進,打造農機農藝融合示范縣,煙葉生產機械化程度逐步提高、覆蓋面逐步擴大,為助力煙農減工降本、推進煙區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桂陽煙區,萬畝高標準煙田整齊的壟體連成一線,筆直的機耕道在田間縱橫交錯,便捷的入田坡道連通著相鄰地塊;“機栽機采、編裝一體、無人駕駛”作業模式極大降低了煙農勞動強度和生產成本;“綜合農事服務中心+農機通平臺+農機4S店”服務為機械化轉型提供了堅實保障……
如何推進農機研發與應用?
聚焦輕簡適用,他們充分發揮湖南機械制造強省優勢,由省政府推動,省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廳牽頭組織中聯重科、三一重工等龍頭企業,推進農機宜區化,先后研發了起壟施肥一體機、上部葉砍收機等7款機型,改造升級履帶式拖拉機等3款農機,共推廣適配農機3.83萬臺(套),實現了農機“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跨越。
如何暢通農機入田“最后一公里”?
湖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推行先流轉后整理,探索煙田產權數字化,實現“確權確股不確界,分紅分利不分地”;結合種植水稻技術要求,制定“基本煙田宜機化改造技術規程”,創新按圖放樣、表土剝離、修整田塊、表土回填、配套設施“煙田宜機化改造五步工作法”,推進煙田高標準建設,煙田塊均面積從0.83畝提高到3畝左右,農機通達率從55.8%提高到95.6%。
實現農機農藝深度融合,必須以農藝標準為基礎,實施農藝宜機化再造。
湖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編制“農機農藝融合生產技術規程”,將32道傳統工序簡化歸并為22道工序,重點推行深翻旋耕一次作業、基追一體肥、四次分層采等宜機農藝技術,煙葉生產減工降本成效顯著。
農機只有在田里跑起來,才能形成生產力。湖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積極培育農機社會化服務主體,引導建立綜合農事服務中心、“農機通”線上線下平臺,量身定制農機服務產品,開展跨區域、多作物聯合作業。截至目前,共培育農機服務組織101個,組建農機維修服務隊136支,助力煙農輕松種煙。
綠色化擦亮生態底色
車輛行駛在湘中南典型濃香型煙葉百里走廊,風吹煙浪連綿起伏,路邊的向日葵、五彩斑斕的格桑花搖曳多姿,如同一條條美麗的花邊鑲嵌在成方連片的煙田周圍。
“我們篩選和種植向日葵、茴香等生態控害作物,形成了‘人工釋放天敵+引誘自然天敵’相結合的綠色防控模式。”湖南省局(公司)煙科所科研員劉天波向記者介紹道。
為加速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綠色生產體系,近年來,湖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采取一系列保障煙葉綠色發展的舉措,為煙區發展擦亮生態底色。
構建以煙蚜繭蜂為主,蠋蝽、赤眼蜂、異色瓢蟲為輔的“天敵立體防控模式”,研制應用“四蟲三劑”新產品,依托湖南煙草天敵昆蟲繁育中心、8個市級繁育基地、41個縣級推廣站,實行統防統治、飛防作業、專業服務,共創建糧煙融合綠色防控示范區10個,建立示范區45萬畝、輻射區96萬畝。
有了完善的技術體系,更要有高效的技術推廣。從利用煙站課堂、煙農夜校等渠道開展知識宣講,到為煙區群眾講解綠色防控技術原理和操作方法,在湖南煙區各地市級煙草專賣局(公司)的積極推廣下,越來越多的煙農掌握了綠色防控知識,樹立起綠色發展理念。
“蚜繭蜂‘借腹生子’,蠋蝽‘一劍封喉’,赤眼蜂‘火眼金睛’,異色瓢蟲善于‘變裝’。”在寧鄉市喻家坳鄉高田村的煙田里,煙農張立武談起“天敵昆蟲部隊”如數家珍。
不僅如此,湖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近年來加快湘煙系列抗性良種選育推廣,加大有機肥推廣力度;聚焦煙田固碳擴容,推廣綠肥種植、秸稈還田、水肥一體化技術;聚焦烘烤低碳減排,改造建設新能源烤房3.28萬座,新增生物質燃燒機3.24萬臺(套)。
他們還充分發揮行業資源優勢,將綠色防控服務向大農業輻射延伸,引領帶動煙區農業綠色防控大體系建設,打造綠色發展共同體,有效促進農民增收生產增效,有力支撐煙區生態文明建設。
在三湘四水間,從“一帶”到“一區”,從廣袤煙田到工廠車間,創新的種子找到了生長的土壤,奮進的號角正激起千層波、萬重浪。探索煙草農業現代化新路徑,湖南煙草人肩有擔當,腳步鏗鏘。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