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傍晚,太陽的余暉還沒退去,在廣西河池市南丹縣大廠鎮翁樂村,上百畝連片煙田被夕陽染透金光,片片煙葉隨風搖曳,泛起陣陣金波。煙田上方,2架無人機來回擺動,一旁的煙農羅洪賢高興地說道:“這家伙,可真帶勁兒!”
“見到厲害了吧,這就是高科技!”正在操作無人機的專業化植保作業黃尚鋒炫耀地說道:“這些無人機都是今年剛買的新設備,你看到的只是其中兩臺,我們合作社還有另外幾臺正在其他地方干活呢。”
圖為植保無人機正在實施噴藥作業。歐仲升攝
時下,天氣持續高溫,又伴隨著不時降雨,高溫高濕的特殊氣候極易導致煙葉葉斑類病害暴發蔓延,給煙葉田間中后期管理帶來嚴峻考驗。
為切實降低大田煙葉病蟲害發生率,保障煙株健壯生長,河池市南丹縣煙草專賣局(營銷部)從強化田間病情蟲情測報預報、開展植保專業化服務、實時開展田間跟蹤巡查等多個維度推動綠色防控措施落地,并以“一臺無人機+一名專業操作手+一名配藥員”的模式,著重抓好植保專業化服務隊伍組建工作,由專業操作手操控無人機作業,技術員為煙農配制農藥,確保無人機可以連續作業,及時將藥物施放到煙田。
“以前噴藥都是靠人工背噴霧器,人熱得快中暑去,一個人一天也就噴個六七畝。現在算是解放啰,不得不佩服高科技!”羅洪賢望著飛在半空的無人機嘖嘖稱贊。
“今非昔比,這臺無人機一分鐘就可以噴3畝!”黃尚鋒介紹,合作社新買的無人機單次可掛載農藥量大約40斤,加上裝機和搬運時間,一天大約可噴300畝,平時除了服務于煙葉生產外,還在當地為水稻、果樹、甘蔗等作物噴灑農藥或化肥。
圖為無人機正在噴灑農藥。覃興福攝
2022年及以前,南丹縣煙區的植保作業主要靠人工,無人機作業也依賴于社會上零散的資源,然而時下農村青壯勞動力短缺,常常導致作業不及時影響防治效果。
如何解決無人機配置問題?南丹縣煙草專賣局(營銷部)積極爭取地方政府政策支持,與南丹縣農業機械化服務中心攜手開展植保無人機選型,2023年初,通過政府補貼引導合作社采購了5臺植保無人機,加上整合社會上植保無人機資源,對連片50畝以上的煙區100%推廣專業化植保作業,使用煙葉田間管理機械化作業率達78.23%,有效降低生產勞動強度和成本投入的同時,達到了藥品統一、時間統一、用量統一的統防統治目標效果,推動煙葉綠色防控措施落地入田。
“無人機除了作業效率高外,噴灑系統霧化效果比傳統噴霧器更好,噴灑更加均勻,可節約30%以上的農藥和60%的水資源,有效降低煙葉的農藥殘留量,保障了煙葉質量安全,真是省時、省力、省錢又環保的精準植保作業。”城關煙站技術員張中國說道。
圖為煙農向無人機裝置農藥。覃文鋒攝
“為提高植保防治效果,一般選擇在傍晚至晚間開展作業。”黃尚鋒介紹,因為白天氣溫高,藥水很容易蒸發掉,因此,作業人員會利用無人機預設作業線路功能,白天事先到煙田規劃好作業線路,再上傳到無人機操作系統,傍晚時分,氣溫下降后再逐一開展作業。
“我種30畝煙葉,往年打頂后至少需要噴兩遍農藥,人工費至少得要800元。現在一會兒就噴好了,而且只需要花300元的作業費,明眼可見節約500多元。”大廠鎮揚州村煙農李必遠仔細算了一筆賬。
“從目前的推廣應用情況來看,無人機植保可大幅度降低種煙勞動強度,是降本增效的一項重要措施。無人機也將是煙草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重要推力,我們將不斷總結經驗,提高推廣力度促進農機農藝融合發展,讓煙農種煙變得更加輕松。”南丹縣局(營銷部)副經理韋聯鋒說道。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