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像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流奔向前方,或一路歡暢,或坎坷曲折,但在人生的歷程中,經歷些艱難坎坷對人生的成長總是有好處的。
說這話的不是別人,黝黑的臉色,睿智的雙眼,干活麻利、說話干脆,他就是山東濰坊安丘市官莊鎮麻阿村90后煙農王大華。今年32歲的王大華原本在外地的一家房地產企業工作,有著8年工作閱歷、相當專業水平的他去年毅然決然返鄉種植煙葉,60畝的煙葉大田,便是他返鄉創業的舞臺。其實,每一次人生的抉擇都不是那么容易。8月14日下午,迎著炎炎的烈日,筆者走近這位90后煙農,與他暢想過去、謀劃當下、遠見未來。
圖為王大華正在細心查看煙葉長勢
返鄉種煙為振興,為夢想而奮斗
王大華出生在安丘市西南山區的一個小山村,淳樸的鄉風、儉樸的生活,養成了他好學上進、勤奮堅韌的品格。王大華盡管出生在農村,但在父母的關愛下,他卻沒受多少苦頭。他一路順風順水,中專畢業后,憑著優異的學習成績,他考入了一家職業技術學院學習機械裝備專業。大專畢業后,在經過幾年摸爬滾打后,他便進入了一家房地產企業工作,這一干就是8年多。
2022年年底,在親朋好友不可思議的眼光里,王大華辭去工作,毅然決定返鄉種植煙葉。“父母年紀越來越大,到了需要我照顧父母的時候了。這些年我在外面打拼,父母照顧不上,妻子和孩子也照顧不上,日常花銷也大。其實,我能夠返鄉種植煙葉,多虧了妻子的鼎力支持,當然更與煙站給予的關心幫助是分不開的。”王大華深有感觸地說。
原來,王大華的妻子在一家中學干英語教師。還真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王大華好學上進,沒有他想學學不會的東西;妻子更創先爭優,擔任著畢業班的班主任,多年被評為教學能手。妻子相對穩定的工資收入,給了王大華返鄉種植煙葉、人生放手一搏的堅強后盾和強力支持。每逢節假日,妻子便趕來幫工,望著妻子汗流浹背卻不肯歇息,王大華在感動之余,心中常常無端涌上陣陣的痛。其實,這是感恩之痛,更是幸福之痛。
而今邁步從頭越,為人生而打拼
干,才有出彩機會;闖,才能足夠幸運。王大華深以為然。為了種好這60畝煙葉,妻子把多年來的積蓄全盤交給了他,這是一種信任,沒有一種動力,會比被信任更加強勁。王大華有這個能力,更有這個勇氣。
目前正是煙葉大田中后期管理和采收烘烤的關鍵期,年輕的王大華像老煙農一樣勤懇務實,他整天泡在煙田里。因為,他深知,只有時間的堆積,只有精心的管理,才是最好的投入。他不敢更不能有任何的思想懈怠和工作放松,他在拿著這60畝煙葉當成一份事業在干。
“小王,現在天氣晴好,你這塊煙田的煙葉需要進行第二輪采收了。這片煙田整齊度比較高,每株采2至3片煙葉即可。當然,我們要挑著采,關鍵看煙葉的成熟度,主要看主莖是否發白、茸毛是否脫落、鮮煙變黃程度是否達到。”近日,在安丘市官莊鎮麻阿村北的煙田里,山東濰坊安丘市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官莊煙站評級員李金峰對王大華現場指導說。
“老李,那就按照你剛才說的,我采幾片煙葉試試,你再給具體指點一下。” 王大華接著說。
在李金鋒的悉心指導下,王大華很快便掌握了采收第二輪煙葉的技術要領。
……
作為一名新煙農,王大華得到了官莊煙站更多的關心和幫助:土地流轉,是官莊煙站協調幫助流轉的,每一塊茬口都進行了實地查看和逐戶了解;技術培訓,則安排技術最棒的李金峰結對幫扶;煙葉移栽、大田管理,煙站工作人員現場指導、手把手教;什么時候需要澆水、什么時間需要打藥,官莊煙站總是想在先、干在前,指導其把握主動……也正是有了王大華的不懈努力和官莊煙站的用心幫助,才有了他如此好的煙葉大田。
沒有一樣幸福不經過陣痛,沒有一種幸運不經過打拼。干什么,都要努力。既然決定了,就要全力以赴、努力打拼。王大華正在將青春的熱血揮灑在故鄉煙葉大田的火熱現場,經過用心付出、全力拼搏,一定能夠贏得更加美好的幸福未來。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