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客服”是企業與客戶聯系的紐帶,那么“農服”就是連接萬千農戶與現代農業的橋梁。
在全程機械化農機農藝融合工作中,黑龍江省煙草專賣局(公司)實施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兩條腿走路”,把農服體系建設作為“機藝田服”四位一體的支撐和保障,開啟了龍江特色農服新篇章。
為解決雇工難、雇工貴的問題,黑龍江省局(公司)圍繞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依托當地大農田、大農機、大產業的實際情況,明確“加快農機農藝融合發展”的主攻方向,讓農機走進千家萬戶,讓不同種植主體共享行業發展成果。
黑龍江省局(公司)黨組結合當地一年一季、農忙時間集中、產業單一、農村市場經濟和社會化服務相對薄弱的現狀,創新服務方式,參照固定資產管理模式,對農業機械嚴格按國有資產運作規則進行管理。這樣做既有效降低了資產閑置率,最大限度為煙農提供優質服務,又克服過去行業對合作社監管缺失、資產流失、機械使用效率較低的弊端。
專業化服務隊與煙農、農服辦人員驗收作業質量。
不僅如此,在省局(公司)黨組的牽頭下,有關部門經過深入調研,對農業機械、農服人員、服務作業標準進行統一管理,建立了由煙農、煙辦、合作社、農服辦公室四方組成的定價機制,利用平臺數據庫整合農機、人力兩大資源,開展線上、線下服務,逐步實現平臺搭建以我為主、隊伍建設以我為主、服務組織以我為主、運行管理以我為主、農藝標準以我為主、轉型升級以我為主的農服模式。
為讓“新農人”暢享“新農服”的便捷體驗,在服務流程的構建上,他們為小農戶、家庭農場、大型農場三類種植主體搭建了“雪城金葉服務”這一綜合服務平臺, 提供“放心托管、金葉共享、社企E+、融農互助”四種農機服務模式,通過線上點單、預約確認、線下服務、線下驗收、線上結算5個步驟,即可滿足煙農的農服需求,省心、省時、省力。
中型采收機采收小分隊準備進地作業。
推進煙草農服全環節覆蓋的關鍵不僅在“創新服務方式”,而且在“培育服務主體”。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意義重大。因此,黑龍江省局(公司)把發展家庭農場作為踐行、檢驗農服體系建設成效的主要落腳點,著力打造具有龍江特色的“家庭農場+全程機械化”發展模式。按照種煙面積保持在150畝以上,連片經營面積100畝以上,可實現3-5年內1:1流轉儲備優質煙田的標準,開展家庭農場達標創建,建立隔年輪作的耕作制度,推進“煙葉+非煙”雙合同、雙訂單生產,實現煙葉與特色糧經作物協同發展。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家庭農場262戶,種植面積4.5萬畝。
“新農服”建設為“新農人”培育搭建了廣闊舞臺,“新農人”隊伍壯大為“新農服”體系完善鋪設了光明前景。一幅農業生產方式的改革畫卷正在龍江大地徐徐鋪展。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