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魯圖山上,放眼望去,田間地頭一排排整齊的“綠籬笆”映入眼簾,枝條上掛滿一串串鮮嫩翠綠的青豌豆,忙碌在采摘、裝袋、搬運各個環節的豆農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每年1月上旬到3月底,到云南省保山市隆陽區西邑鄉魯圖村收購青豌豆的商家絡繹不絕。連續兩個多月來,村民楊宏繼天天“泡”在自家的豌豆地里與工人們一起摘豌豆。今年雨水充足,他家豌豆長勢好,24畝豌豆實現了增產增收。
青豌豆連片種植區。郭積修攝
“除了雨水充足,我家豌豆增產增收還有個原因,就是村里聯合當地煙草部門推廣實施的‘魯圖模式’。”楊宏繼說。
魯圖村有703戶3100多人,共有6個自然村、12個村民小組。以前村民發展農業基本是靠天吃飯,地塊零星分散、基礎設施薄弱、中低產田普遍居多、灌溉不便等問題比較突出,嚴重制約著農業綜合效益的提升。
針對群眾的增收難題,魯圖村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煙草配套設施+土地集中流轉+產業統籌規劃”的“魯圖模式”,將原本小而散的“補丁地”“巴掌田”進行重新“洗牌”,改造成“田成方、路相通、渠相連、旱能灌、澇能排”的良田,大大改善提升了生產條件。
“近年來,村里搞土地流轉,興修道路、水利,前幾年耕種土地東一片西一片,產業做不大還費工,甚至連工錢也掙不到。現在土地流轉以后,我種的24畝都是連片的,省工省時,還方便管理。”楊宏繼說。
為進一步提升連片種植的效益,魯圖村委會還采取自愿報名、集中管理、專業培訓的方式,組建專業化服務隊伍,幫助種植主體在生產各環節集中進行專業化服務,讓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實現“土地租金+務工收入”雙收益。
“通過統籌規劃產業發展布局,我們構建起了大春種烤煙、小春種高經濟附加值作物的‘煙葉+N’多元產業發展模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魯圖村黨總支副書記王金智說。
黨總支“搭臺”、合作社“唱戲”、村集體增收、老百姓致富。去年,魯圖村還成立農業有限公司,通過購買大型耕作機械、建冷庫等,繼續深挖農戶增收潛力。
如今的魯圖村,民心齊,干勁足,村民們正大步朝著鄉村振興的目標邁進。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