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湖北省竹溪縣向壩鄉,人影攢動,耕機轟鳴,歡聲笑語回響在這片沃土之上,一幅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產業發展振興圖景正在悄然鋪展,彰顯著勃勃生機。
向壩鄉位于秦巴山區腹地,土壤肥沃,雨量充沛,這里天生適合種植烤煙、有機蔬菜等高山經濟作物。作為十堰市的煙葉老產區,向壩煙區已經發展成為以煙為主,多元產業共同發展的綜合體示范區。
近年來,隨著烤煙產業均質化水平的不斷提升,竹溪縣煙草專賣局(營銷部)積極爭取政策扶持,不斷加強煙葉生產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通過建設密集烤房、配套生物質燃燒機、購置大型拖拉機等一系列措施,不斷穩固煙區產業發展基礎。
“通過加大煙葉生產投入補貼資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不僅有效降低了煙農的生產成本,提高了生產作業水平,更有利于煙農發展其他產業。”竹溪縣煙草專賣局(營銷部)副局長劉耀說道。
當前,正值煙田起壟覆膜的關鍵時期,也是竹溪縣桃花源煙葉農民專業合作社最為繁忙的一段時間,社員們奔波在各個村莊的煙田中。
向壩鄉起壟覆膜后的煙田。王凌濤攝
為了統一作業標準,提高煙田作業質效,合作社充分發揮服務職能,組建專業化服務隊,采用“預約服務+集中作業”的方式,為煙農提供專業化機耕服務,煙農的用工成本有效降低,種煙收益得到明顯提升。
“2023年,向壩村的專業化育苗、分級覆蓋率均達到100%,重點環節專業化機耕作業比例達到80%,煙農深切感受到了生產模式變革帶來的好處。”合作社理事長譚興付說。
煙農通過參與合作社組織的集中統一作業,不僅解決自身的生產問題,“兼職服務”也增加了額外收入。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隨著煙區產業綜合體建設的持續推進,向壩村已經形成了“煙草+龍頭企業+合作社+煙農”的發展模式,品牌共享、訂單式收購、多元渠道銷售,讓這里的農產品成為當地遠近聞名的“香餑餑”。
“我們這里很多煙農都是多個產業一起發展,煙葉生長后期,在田間套種蘿卜、白菜,雖然辛苦了點,但沉甸甸的收獲給了我們巨大的動力。”煙農劉煒談起一年的收獲,喜悅之情無以言表。
煙農在煙田套種蘿卜。王凌濤攝
為了充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當地政府還出臺了土地流轉和產業扶持相關政策,鼓勵村民積極創業。
種植天麻200畝、套種有機蔬菜100畝、養殖中華小蜜蜂80箱……向壩鄉煙農經過多年來的耕耘奮斗,烤煙、天麻、有機蔬菜、食用菌和中華小蜜蜂五大產業共同發展的格局已在這里初步形成。
“以前從來沒有想過,這片土壤能夠讓我們徹底擺脫過去生活困苦、產業單一的發展面貌,真正過上富裕的小康生活。”向壩村煙農袁修平感慨地說道。
從一望無際的“山疙瘩”變成產業遍地的“民歌之鄉”,這個坐落在秦巴山區的鄉村走出了一條不一樣的振興之路。
在霧縷悠悠的山巔,在炊煙裊繞的田間,每當第一縷陽光照向大地時,悠揚婉轉的向壩民歌就會響起,惜時、勤勞的向壩煙農用嘹亮的嗓子唱響生活的美好,用智慧的雙手去完成致富的夢想!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