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正值黃煙田間管護的關鍵階段。炎炎烈日下,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西河鎮龍臺村的煙田里,一棵棵煙株在煙農精心呵護下茁壯成長。
6月30日10時,氣溫已直逼38攝氏度,太陽炙烤著大地,記者在煙田里走了一段路,已是汗流浹背。見記者到來,正在田間忙碌的劉平站起身子直了直腰。在他的帶領下,黃煙種植團隊的隊員們已在田里勞作了4個多小時。清理底腳葉、除草、培土、整理滴灌管線……
“眼下,煙葉正處于旺長期,需水量大,是管護的關鍵時期。”劉平一邊抹著額頭不斷冒出的汗珠,一邊說。“早上5點多我就過來了,提前查看煙田的情況,明確今天需要完成的工作,也好給大家安排當天的任務。”
劉平在煙田查看黃煙長勢
今年46歲的劉平曾是一名鄉村醫生,2014年10月,他擔任淄川區西河鎮龍臺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龍臺村面積僅有0.7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42畝,常住人口150人。曾經,村民主要依靠幾畝薄田和外出打工為生,村集體經濟薄弱。2023年,劉平帶領村兩委多次考察、廣泛征求意見,一致通過實施黃煙種植項目,通過流轉、整合村民土地,組建起了黃煙種植團隊,解決剩余勞動力15人。
“鄉親們信任咱,把土地交給咱管理,就必須把土地用好,讓鄉親們得到實惠。”劉平說。
煙農李緒會和妻子李成芳也在煙田里忙碌著,汗水順著他們的臉頰不停地流淌。“苦點累點沒啥,勤勞才能致富嘛。一個人干一天就能掙80元,很知足了。上個月,我們兩個人一共領了4000多元!”李成芳笑著說。
龍臺村煙農在煙田間勞作
臨近中午,淄川區煙草專賣局技術員常黎明來到煙田進行技術指導。“要先打抗病蟲藥,然后再清理底腳葉,這樣才能有效防治病蟲害。清理底腳葉后盡量做到高培土,現在地溫太高,地膜必須要全部撕開。”常黎明邊說邊做示范。近期,受高溫天氣影響,再加上雨量偏少,給黃煙種植帶來一定影響。煙草部門及時上門服務,打機井、建水池、修管路,把水引到田間地頭,幫助煙農們抗旱澆水,保障黃煙健康生長。
目前,黃煙種植是淄川東南部山區具有明顯優勢的產業之一,也是山區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來源。龍臺村黃煙種植項目被列入山東省《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試驗生態產業項目》,在省級農改區項目的支持下獲獎補資金4萬余元,并獲得西河鎮鄉村振興“擂臺比武”優秀獎。
“靠著種植黃煙,去年俺們龍臺村合作社每人收入都過萬元,村集體增收5萬元。煙草部門和鎮黨委政府聯系,還給我們安置了3座新型集裝箱式密集烤房,配備了智能化電子控溫設備,生產條件更好了,相信會有更好的收成。”劉平說。望著綠油油的煙田,滿臉汗水的他對村子發展更有信心了。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