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為邦本,本固邦寧。貴州福泉煙草人賡續煙草人薪火相傳的情懷, 把“幫一人成就一個人”到“幫一人成就更多人的轉變”作為己任,用實際行動讓煙葉成為煙農的主導產業,實現煙草人與煙農的雙向奔赴。
種煙——脫貧致富
喀斯特地貌注定貴州的煙農需要一鋤一鋤地挖出幸福生活。沒有機耕道,不能連片種植,全靠人扛馬馱。這便是十年前大部分煙農面臨的問題,好在國家政策惠農、技術指導在線、自身吃苦耐勞,才讓一代又一代煙農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中都未曾放棄種植煙葉,對他們來說,煙葉已然是家家戶戶發家致富的首選。
家住福泉市牛場鎮西北街的高明貴,是萬千煙農中的普通一員,黝黑的皮膚,微卷的短發,樸實的笑容,是高明貴給人的第一印象,別看他黑黑瘦瘦的,他可是有著15年種煙經驗的“鐵桿煙農”。2008年以前,高明貴和妻子主要經營石棉瓦生意,利潤微薄,僅勉強養家糊口,也曾外出打工,因為年幼孩子的牽掛僅9天就回家了。為了生計,他和妻子拿出全部家當購置了一輛三輪車,靠運輸貨物補貼家用,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幫鄰居運送煙葉到煙葉站售賣時,了解了種植煙葉帶來的可觀收入后,而且還有技術員全程指導種植、也不用愁銷路等問題。煙草技術員在了解到他家種植煙葉的意愿后,第一時間上門指導,吃了“定心丸”的高明貴夫妻,說干就干。
雖然是第一次種植,但高明貴就大膽嘗試種了20畝烤煙,用他的話說,有技術員在心里踏實、不怕。正是因為技術員悉心指導,再加上高明貴本身好學、不怕苦的勁頭,他才沒落下任何一次煙農培訓會、才會堅決落實技術員交代的任何一件事、才會在凌晨三四點就起床搶在中午太陽毒辣之前摘完煙葉、才會熬夜烘烤高質量煙葉,才會.....一份耕耘,一份收獲,高明貴用執著、技術員用耐心,讓高明貴賺到了種植煙葉的第一桶金,這一年他純收入7萬多元,嘗到了甜頭,也更加堅定了種煙的信心和決心。
高明貴常說,種煙是個精細活路,每個環節都馬虎不得,技術要到位,管理要精細,責任心也要強。2013年6月,因為栽種土地沒選好,本該欣欣向榮的烤煙田,因為受馬鈴薯y病的影響,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死株,一向“愛煙如子”的高明貴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煙技員知道后,立馬給他帶來了藥劑,建議他及時清理病株減少傳染,最大限度減少損失。并且在采烤結束后,還教他立即清除煙株殘體,進行冬耕消毒,這一年他種的30畝煙葉,非但沒虧,還凈掙了11萬多元。自此高明貴更加深知,沒有技術做指導,煙葉是種不好的,他也在種植過程中摸到了"小門道",從選地、育苗到移栽、田間管理、采摘、烘烤到分級,每一個環節他都不敢馬虎,嚴格按照煙技員和站長的指導去做,同時也總結了自己的心得。秉承著對種煙的執著和用心,高明貴種的煙葉質量一年比一年好,每年都有7-8萬左右的收入,日子也越過越好了。“我真是舍不得丟下這顆煙,這些年,雖然苦累,但是靠著種煙,靠著煙草的扶持政策,我還清了10多萬的貸款,供了四個大學生,如今她們個個成家立業,個個有出息,老幺姑娘還準備念研究生,我特別知足,今年我還要種50畝,只要我干得動,我就還要繼續種下去……”談起種煙經歷,高明貴毫不掩飾內心的激動和喜悅。
護煙——向農而生
在福泉,像高明貴的這樣的煙農不計其數,他們從一而終,感恩煙葉帶來的實惠,為他們的生活錦上添花。一代又一代的煙農靠著傳承、靠著吃苦耐勞的韌勁,將自己的經驗毫不保留傳授給年輕人,“新農人”靠著機耕道、連片種植煙葉,成為了帶動致富的示范。
煙農的發展離不開技術員的守護,他們白天奔走于煙田、烤房和煙農家中,每天的步數經常位居微信排行榜前列,他們的足跡踏遍轄區煙區的每一塊煙田,用自己的汗水、責任、擔當守護著片片煙葉。陸坪煙葉工作站站長陳金坤,扎根基層21年,在守護煙農的21年里,時刻都把煙農的事放在心上。育苗、施肥、病蟲害防治、煙葉烘烤等任何環節出現了問題,陳金坤總能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為煙農排憂解難、保駕護航。煙葉移栽期,看誰家人手不夠,他就卷起褲腿跟著一起干;如果移栽的煙苗達不到標準,就算天黑了,他還要一遍遍示范重來。有時候忙得連口飯都吃不上,一天下來全身像是散了架,他卻從不叫苦。
2017年6月,福泉一場持續將近7個小時的暴雨,使全市汛情告急,烤煙嚴重受災。陳金坤聞“訊”而動,積極組織抗災救災工作,充分發揮一名老黨員沖鋒在前的優良品質。在部分路段塌方及被淹沒的情況下,他涉水趕到受災現場,第一時間安撫煙農情緒,做好思想工作,并積極聯系保險公司申請保險理賠。為確保岔河片區受災煙田范圍不擴大,陳金坤不顧危險,奮不顧身地跳進了齊腰深的煙田疏通排水溝,淤泥多,就清;渠口小,就挖;風吹倒,就扶。同時組織煙農對過水煙葉進行淋洗自救,力求將損失降到最低。?
“農時耽誤一時,生產耽誤一季”,這是陳金坤經常說的一句話。一直以來,他始終將改進工作作風和保持員工精神狀態放在首位,完善管理機制,帶頭執行工作紀律,公平考核,打造站點職工積極奮進的工作氛圍。在起壟施肥、育苗移栽、田間管理、采收烘烤、煙葉分級等煙葉生產的關鍵環節,陳金坤總是穿梭在田間地頭或烤房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耐心細致地解答煙農的疑惑,并有針對性地給予指導。為了讓煙農獲得煙草種植和管理方面的實用技術信息,他通過座談交流、現場指導、發放明白紙等形式,每年開展培訓十余次,培訓煙農1000余人次,煙農種煙技術水平得到了提升,種煙積極性也明顯提高。2024年,綜合體實現畝產量127.91公斤左右,總產值756萬元以上,26戶煙農均創收入達29萬元以上,并帶動勞動力就業500余人,務工人均增收7650元以上。煙農戶均收入較上年增長2萬元,實現了煙農穩定增收。
一串串鮮亮數字,記錄著福泉煙草人的奮斗與榮光,為煙草管理提升和質量改進工作推開局面,為推進縱深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無論是煙農還是煙草人,無不帶著一腔黔煙赤誠,煙農不變的是那一顆依靠煙葉擺脫貧困的決心,那一份對煙葉忠誠濃厚的感情,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譜寫了一曲曲關于鄉村振興的奮進之歌;煙草人不變的是擦亮底色,勇擔當、能吃苦的良好精神風貌,守護煙農,默默奉獻,將使命和擔當繪就出一幅幅關于責任奉獻的感人畫卷!
原創聲明:本文系煙草在線用戶原創,所有觀點、分析及結論均代表作者個人立場,與本平臺及其他關聯機構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決策建議或專業指導。本平臺不對因依賴本文信息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后果承擔責任。
版權聲明:未經作者書面明確授權,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全文/部分轉載、摘編、復制、傳播或建立鏡像)使用本文內容。若需轉載或引用,請提前聯系煙小蜜客服(微信號tobacco_yczx)獲得許可,同時注明作者姓名及原文出處。違反上述聲明者,作者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