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發展,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大量外出務工,農村勞動力嚴重短缺,“誰來種地”成為亟待解決的難題。另一方面,一家一戶的小農戶生產,存在土地細碎化、管理粗放、生產經營成本高、效益低等問題,農戶抵御生產風險、自然風險、經營風險能力弱,“如何種好地”成為農業現代化發展中不容忽視的問題。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健全便捷高效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為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指明了前進方向和具體路徑。
近年來,貴州甕安珠江烤煙專業合作社立足烤煙產業發展優勢,在社會化服務領域大膽探索,通過組建6支專業化隊伍,開展代耕代種服務、專業化服務和跨產業服務,有效破解了“誰來種煙”“如何種好煙”“如何生存”等難題,大大提高了產業質效,讓小農戶快速融入現代農業發展“大家庭”。
王富紅是甕安煙農隊伍里的“新鮮血液”。1994年出生的她,2021年放棄令人羨慕的護士職業,和丈夫一起辭職回家當煙農。種煙4年,還清了房貸、車貸,手中還有節余。
“技術上有合作社專業隊指導,資金上有專門的‘煙葉貸’,還有煙草公司補貼,種植效益當年見效,這個產業很穩靠。”王富紅說,專業隊的技術服務涵蓋烤煙種植全環節,煙農只要做好管理就行,完全可以當個“甩手掌柜”。
王富紅說的專業隊,就是甕安珠江烤煙專業合作社組建的育苗、農機、植保、烘烤、分級、設施檢修6支專業服務隊。多年來,這6支專業隊伍活躍在田間地頭,全方位為農戶提供專業化、科學化、高效化的社會化生產服務,成為活躍在鄉村田野的一支“輕騎兵”。
近年來,甕安珠江烤煙專業合作社搶抓傳統烤煙產業向現代煙草農業轉型機遇,以富農增收為目標,聚焦政策支持、站社培訓、制度建設和規范運行,開展社會化服務探索,不斷拓展服務環節,提升服務能力,實現合作社高效建管,逐漸步入多元化發展軌道,既解決了生產難題,又找到了合作社可持續發展的生存路徑。
合作社利用育苗工場設施開展多元化服務。
專業化隊伍破解“誰來種煙”難題
27歲的張衡是“90后”煙農,也是合作社農機專業隊的機耕手,每到生產季節,幫助農戶翻犁土地、掏廂覆膜,“拉風”地奔馳在田野上,每年機耕收入1萬多元。從2022年脫離父親獨立單干以來,他種煙3年收入40多萬。“比起父親那輩人,我們的優勢就是能當機耕手,多了一項掙錢技能,而且我們年輕,學習能力強?!睆埡庹f,只要有技能,靠著“合作社”這棵大樹,掙錢輕輕松松。
在甕安煙區,很多農戶既是合作社社員,又是合作社專業隊員,他們在搞好自己煙葉生產的同時,也為其他農戶提供機耕、植保、烘烤等專業服務。
合作社現有社員1410人,6支專業隊下設21個作業組,專業隊員1780人。很多專業隊員身兼“數職”,有的既是機耕手,又是烘烤師,還是植保員,他們面向全縣甚至跨區域開展“煙+”多元化經營服務,成為鄉村產業振興的生力軍。
分級專業隊。(李慶紅 攝)
“為種植大戶、家庭農場、小農戶提供全方位的生產服務,降低他們的生產經營成本和風險,吸引更多的人投身農業生產?!焙献魃缋硎麻L余登順說,很多種植大戶與合作社建立起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在提高農業生產規模化、集約化水平上,專業隊功不可沒。
專業隊成立后,立足烤煙這個產業,針對一些技術含量較高、耗時耗力的生產環節,面向全縣、全產業開展代耕代種或托管等社會化服務,讓農民輕松種地,有效解決農村勞動力不足問題。
“現在農村勞動力老齡化問題嚴重,年輕人都往外跑,老年人在家種地,翻犁土地就是個大問題,有了專業隊,能讓老人種地無憂?!庇嗟琼樥f,這幾年,合作社專業隊平臺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外出務工人員和大學生回歸鄉村,成為新農人。比如,在無人機植保、綠色防控領域,年輕人正在發揮他們的優勢。人才的回歸,是鄉村全面振興不可缺少的要素。專業隊員通過“師帶徒”模式培養技術能人,吸納新鮮血液,專業隊年齡結構正在趨于年輕化?!澳贻p人加入,產業才會有生命力,農村才會有生機?!?/p>
與此同時,合作社利用自己的資源和平臺,培養了一大批懂技術、會管理、善經營的職業農民,提高了農民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還為職業農民提供創業支持和服務,鼓勵他們通過土地流轉、組建家庭農場等方式,返鄉創業,擴大農業生產規模,提高農業生產效益。正是這些新型職業農民和技能人才,為鄉村振興提供了人才支撐。
植保專業隊員在開展植保。
專業化服務破解“如何種好煙”難題
小農戶里不乏種地“老把式”,但生產管理粗放、生產效率較低、組織化程度低,難以跟上現代農業發展的步伐。
而與小農戶相比,合作社專業服務隊分工精細,懂技術,會經營管理,是新品種、新技術、新農機、新模式的推動者和實踐者,能為小農戶提供更加科學、專業、精細的服務,幫助小農戶提升生產經營水平,增強抗風險能力。
“煙好不好,苗很關鍵。以前都是自己靠經驗育苗,煙苗容易生病,成活率低,煙葉產量質量都不高。現在集中育苗,苗又肥又壯,有效縮短了煙苗生長周期,專業隊的技術你不得不服?!崩蠠熮r張權錄介紹,以前種煙每家每戶單打獨斗,煙農水平高低不一,煙葉質量參差不齊。有了專業隊,在育苗、翻犁、植保、烘烤等重要生產環節都可以代耕代種,煙葉整體質量差別不大,煙農也輕松了許多。
既是煙農又是烘烤專業隊員的張權錄(右)。(李慶紅 攝)
貴州山區耕地破碎化嚴重,耕地被分割在不同的地塊,無法開展集約化經營、大規模機械化作業、病蟲害統防統治和大面積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
為了破解這一難題,2020年,甕安縣編制《基本煙田規劃和保護規劃報告》,出臺《甕安縣基本煙田保護辦法》,以土地流轉為紐帶,以示范建設為突破口,以產業融合發展為保障,重點打造萬擔鄉和千畝村,穩定核心煙區,使煙地從以往的零星分布向集中連片轉型升級。
合作社搶抓這一機遇,整合來自地方政府、煙草行業的資源優勢,讓專業化服務隊在農業社會化服務領域一路馳騁,在鄉村產業振興中施展才能。
“農業社會化服務能有效幫助小農戶降本增效?!庇嗟琼樈榻B,小農戶生產規模小、分散經營,對接“大市場”的交易成本較高,無法形成價格優勢,導致種植成本上漲、收益下降。而合作社有較強的資源整合能力,產前通過集中采購農資提高議價能力,降低農資采購價格;產中通過提供規?;⒓s化、機械化服務,減少農資使用量,降低機械作業成本,實現降本增效。
此外,合作社在新技術的推廣運用上也有著明顯優勢。組織社員開展技術培訓和示范觀摩活動,讓煙農親身體驗和學習先進技術,提高技術接受度和應用能力。比如,引導煙農開展煙葉輪作、土壤深挖炕冬、增施有機肥、減少化學農藥用量,推廣綠色防控、油肥壓青、調節土壤酸堿度、有機肥堆制、接種土壤微生物菌劑等技術,開展農機農藝融合,在謀劃農機高效配置,提升重點環節機械化作業率,降低煙農用工成本和勞動強度上成效顯著。
生物質燃料生產線。(李慶紅 攝)
多元化經營破解“如何生存”難題
甕安縣天文鎮烏江煙葉烘烤工場內機聲轟轟。堆砌成山的廢木塊粉碎后,被輸送到機器的傳送帶上,經過幾道工序,在廠房的另一端,機器吐出一顆顆褐色的條狀顆粒,這就是生物質燃料。
“它能吞掉大量作物秸桿,減少秸桿燃燒帶來的環境污染,燃料值很高?!庇嗟琼樥f,生物質燃料除了用于煙葉烘烤,也用于春茶生產和民用燃料,年產量1萬噸仍供不應求。
生物質燃料生產線是甕安縣烏江烤煙產業綜合體的一個重要建設項目,除此之外,綜合體內還有育苗工廠,蚜繭蜂、蠋蝽擴繁基地等,由合作社負責經營。
近年來,合作社盤活全縣煙基設施,搞起了多元化經營,實現了多產業設施共享,走上了“以煙為主”的產業融合發展道路,不僅解決了煙基設施建好后的管護問題,還解決了合作社的生存難題。
甕安縣在烏江烤煙產業綜合體內捆綁壩區建設項目資金、省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中央少數民族發展資金,實施產業路建設、村莊整治、壩區基礎設施建設、生物顆粒燃料生產線、蔬菜辣椒種植等項目,發展糧食、烤煙、辣椒、牧草、蔬菜和茶葉,完成了“以煙為主”多產業融合,一二三產業配套的空間布局。
合作社經營的蠋蝽擴繁基地。(李慶紅 攝)
通過開展多種經營,構建了“糧煙”等“煙+”融合發展新態勢,既保障了糧食安全,又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提高了農民生活水平。合作社也在社會化服務中,探索出一條可持續發展路徑。
余登順介紹,合作社服務分為公益類和收益類,機耕、烘烤等屬于公益類服務,收入全部用于支付機耕手和烘烤師的勞務費。合作社收益類服務主要是育苗、植保和生物質燃料生產等。比如,除了服務烤煙生產,育苗專業隊還開展油菜、辣椒等商品化育苗,植保專業隊開展水稻、茶葉植保,還有政府給予的基礎設施維護補貼、分級管理費提留等,合作社年經營性純收入有30多萬元,這些收入用于員工工資和部分設施建設。
依托烤煙產業,合作社的多元化經營之路越走越穩健。去年開始,合作社接管了貴定煙葉專業合作社,實現了跨區域服務。
甕安珠江烤煙專業合作社自2016年被中國煙草總公司評為煙草行業示范合作社后,于2020年榮獲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委聯合授予的“國家農民合作社示范社”,2021年被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五部委評為國家級示范合作社。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