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歲一寒,又是一冬。雖已入冬,云南省昆明市晉寧區六街鎮的田間地頭還在上演著揮別秋光,啟幕四季最后一場的熱鬧景象。
驅車沿著六街鎮干六鄉道緩緩駛過,道路兩側一片片綠意盎然的小苗迎著晨曦搖曳生姿。不遠處,村民們三三兩兩地忙得不亦樂乎,搭架、培土、施肥、鋤草,種下來年的希望。在一片歡樂的播種景象中,有一個忙碌的身影穿梭在地里,他穿著褪色迷彩服,袖子高高挽起,熟練地重復著提溝覆膜培土、拍實撫平的動作。眼前這片莢豆地,就是馮昆華今年新承包的土地,馮昆華搶抓時機,正有條不紊地進行著莢豆的移栽和田間管理工作。
馮昆華家去年莢豆豐收。
今年48歲的馮昆華,是六街鎮干海村的一名煙農,2016年開始種植烤煙。剛開始栽煙的時候,因為資金緊張、家庭勞動力不足以及烤煙基礎設施設備不齊全等因素,他的烤煙種植面積僅10畝左右,烤煙年收入5萬元左右。
后來在煙草公司煙技員的指導和幫助下,馮昆華開始經營家庭農場,僅僅兩年時間,馮昆華就將自家的烤煙種植家庭農場經營得有聲有色,除了種植烤煙,也跟上六街鎮農業產業的發展步伐,開始種植莢豆、青花等市場需求旺盛的緊俏時蔬,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2022年,馮昆華的烤煙種植家庭農場和同村陶從進的花卉種植家庭農場一起被評為晉寧區第一批區級示范家庭農場。在政府資金扶持和技術指導下,他家新增了兩座新式烤棚,種植規模也擴大了一倍。此外,他在村里額外承包了10畝地,擴大種植糧食和蔬菜等經濟作物的規模,家庭收入也穩步增加到了30萬元左右。
“今年我家包了46畝地,26畝栽烤煙,20畝栽點小菜。等到明年過了年,摘完這些莢豆,空出地就可以接著栽烤煙,一年四季都不會讓地空著。”馮昆華指著一片莢豆田說。
馮昆華檢查白菜成熟情況。
自從經營家庭農場后,每年的烤煙季結束后,馮昆華家的煙田都不會閑太久,充分利用烤煙的剩余肥力,直接種上大白菜、莢豆,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節約生產成本,讓“一季”變“多季”,“錢袋子”跟著翻了幾番,日子也越過越富足。
從靠種煙保基本生活,到實現多元收入來源,家庭農場承載著馮昆華一家的希望,也見證著他一步一步走上致富增收的道路。
“以前只能靠種一季煙養活一家子人,農閑的時候還要外出打工。現在政策好了,不種煙的時候我們種點小莢豆,掙得比外出打工多多了。這幾年栽煙的收入也還可以,我家今年的煙交了差不多將近20萬元,明年我還想爭取再多要幾畝合同。”馮昆華說。
陽光給每一寸土地都鍍上一層金黃,望著眼前這片剛種下的莢豆,想著這些“小金豆”來年三月可以賣個好價錢,臉頰的汗水不停滴落,馮昆華的臉上卻洋溢著滿足的笑容。
近年來,晉寧煙草部門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號召,通過做精煙葉主業,做強特色產業,培育煙農發展成為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搭建“煙葉+N”多元產業融合發展模式,不斷提高煙田綜合生產能力,實現煙田的多元化利用,在穩固烤煙產業基礎的同時,也促進了各產業的發展,為煙農增收致富開辟新途徑,助力鄉村振興。
在六街鎮,像馮昆華一樣靠著經營家庭農場走上致富路的人不在少數,無數農戶從只靠單一種植烤煙作為家庭的主要收入來源,到自主承包土地,一手抓烤煙生產,一手抓特色農產品種植,成為“烤煙+蔬菜、烤煙+糧食”“烤煙+N”的家庭農場主和種植大戶,錢包越來越鼓了,日子也越來越美了。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