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的煙葉生產前期持續低溫陰雨寡照,后期晴天偏多煙葉集中成熟,造成煙葉身份薄油分差,給烘烤帶來很大難度,烤房內烘烤煙葉有枯有綠,采取成熟采收、分類編竿、合理裝爐、科學烘烤的解決辦法。
烤煙是當地財政增收,農民致富的支柱產業。煙農在煙葉采烤過程中,往往因為操作失誤、烤房檢修不到位,造成煙葉烤壞,有時候甚至因為一個小小的疏忽,一爐的辛苦“顆粒無收”。因此如何加強采烤管理、提高采收烘烤質量、減少烤壞煙的產生,對煙農增收具有重要意義。
1、問題及原因
烘烤是煙葉生產最后一個“吹糠見米”、“點火成金”的環節,烤的好“一爐寶”烤不好“糞草都不如”。當地煙區出現得較多的烤壞煙主要有烤青、掛灰、烤糟等。而且往往在同一間烤房內烤青、掛灰、烤糟同時出現。究其原因,主要是煙農在應對特殊氣候環境下對成熟度把穩有差距、烘烤操作操作不當,烘烤調制失誤造成的,追溯到田間鮮煙素質也是影響烘烤質量的關鍵因素。
1.1采編裝煙不規范
1.1.1采收不當
表現為部葉采青,煙葉達不到成熟就采收,另外,前期低溫寡照,編煙不均勻。
1.1.2裝煙不規范
具體表現為裝煙不均勻,裝煙過稀。
1.2烘烤操作不當
1.2.1? 起火就烤68℃
具體表現為起火就烤68℃,高溫使煙葉烤“熟”。
1.2.2? 低溫時間長??
具體表現為35℃用了30小時,35℃結束用時45小時,低溫時間太長,煙葉葉耳長霉。
1.2.3? 開烤后未開循環風機
具體表現為開烤后才發現未開循環風機,全爐煙葉烤成黑綠色。
1.3烘烤工藝設置不當
1.3.1? 保濕烘烤
具體表現為濕球溫度過高,煙葉葉耳腐爛長霉。
1.3.2不烤42℃
具體表現為40℃結束用10小時直接升44℃。
1.4田間鮮煙素質對烘烤造成的影響
1.4.1農事操作不當
(封頂過遲)
1.4.2田間病害
(缺鎂)
(根結線蟲病)
(花葉病)
2、解決方法
針對以上情況,必須加強對煙農從采到烤各環節與氣候關系的指導及培訓工作。烘烤技術人員要深入田間地塊、煙農家中,引導煙農熟練掌握采收、編竿、烘烤操作各環節的技術要領,明白規范操作對減少烤壞煙、增加收入的作用。自覺學習掌握先進適用的烘烤技術。不斷積累經驗,達到提高煙葉質量,增加收入的目的。
2.1 成熟采收
根據下部葉看葉尖,當葉尖變黃,其余部分顯黃綠色(黃少青多)時,即可采收。中部葉看整葉,當全片煙葉顯綠黃色(黃多青少-7成黃)時,即可采收。上部葉看4-6葉,當上部4-6片葉落黃8成(黃多青少)左右時,上六片一次采收。
2.2分類編竿
編竿前先進行鮮煙分類,剔出無烘烤價值的煙葉,按成熟度高低分為過熟、成熟、欠熟三類。分類后的煙葉成熟度、葉片大小基本一致。編竿時葉基對齊,葉片要做到背靠背,稀密適中要編到邊,煙桿8-10公斤/桿,6公分煙夾8-10公斤/夾, 8公分煙夾10-12公斤/夾,使每竿煙葉的重量基本一致。編竿后的煙葉做到同竿同質,在陰涼處進行,避免日曬。
2.3合理裝爐
裝煙時要根據烤房類型及溫度分布規律做到滿裝滿烤,均勻一致,特別是上部煙一定要滿裝滿烤。實在裝不滿,例如四臺的至少都要裝3臺,裝煙寧空底臺不空頂臺、寧空前不空后。密集烤房要求裝煙竿距10-12cm,保證裝煙的均勻一致性。
2.4? 開烤前做好烤前檢查,裝煙后做好烤后檢查,各項設備正常運行。
2.5 烤前下發烤房“烤前檢查表”,由烘烤人員上門指導或提醒煙農檢修。
2.6做好優化煙葉結構宣傳,不適用煙葉不入爐;正常情況下,打頂可以與上部不適用煙葉田間清除同步進行,減少低次等級煙葉數量,達到優質高效的目的,頂葉不一定要烤但頂葉一定要留。打頂一定要根據當年的氣候、種植水平、煙葉長勢來定打頂方式,大力提倡二次封頂,正常情況下,紅大品種有效葉片數18片左右,其他品種20片左右。
2.7根據當年氣候條件補充微量元素特別是硫酸鎂,合理輪作。
2.8按成熟標準采收,堅持分類編煙入爐,裝滿裝勻。
第一步:變黃前期,大密集烤房30℃起火,新能源小板房28℃起火,穩溫1h后用5-8h升至35℃穩火,干濕差1-2℃,實現高溫區煙葉萌動變黃(葉尖葉緣變黃3-5成),葉片發熱發暖,解決高溫區青尖青耳問題;
第二步(第1關):變黃中期,2-3h升1℃至38℃穩溫,控制干濕差2-3℃,實現高溫層煙葉基本全黃,變黃(中部8-9成,下部7-8成)達青筋黃片,葉片要失水凋萎,表現為全身發軟塌架;
第三步(第2關):變黃后期, 2-3h升1℃至42℃穩溫,控制干濕差2-3℃,至低溫層煙葉基本全黃(青筋黃片),發軟塌架;支脈變白、主脈發軟繞手不會斷;
第四步(第3關):定色前期, 2h升1℃至48℃穩溫,濕球37℃,實現低溫層煙葉白筋黃片(主脈褪青變白,達白筋黃片),煙葉表現為小卷筒,葉片干燥1/2以上;
第五步:定色前期, 2h升1℃至54℃穩溫,濕球38℃,實現低溫層煙葉葉肉全干,煙葉表現為大卷筒,葉片不干不升溫;
第六步:干筋期, 1h升1℃至62-66℃穩溫,濕球39-40℃,實現低溫層煙葉主脈全干。
3、取得的成效,好的經驗和做法
( 分類編煙、分類裝煙)
(科學烘烤)
2024年,針對特使氣候,多跑多指導,通過對煙農的宣傳、培訓和引導,讓煙農當年種植水平與氣候條件與烘烤的關系,在提高煙葉質量,減少烤壞煙的產生,增加效益方面成效顯著。
4、小結
再好的烘烤工藝都不能彌補煙葉采青帶來的烘烤難度,煙葉的采烤是影響煙葉質量的關鍵技術之一,降低烘烤損失,采烤工作要與氣候緊密結合。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緊緊圍繞“提高煙葉烘烤質量、減少煙葉烘烤損失、增加煙農種煙收益、穩定種植面積、穩定種煙農戶”的工作目標來開展工作,要加強對煙農的采收、烘烤技術培訓和指導,加強烘烤隊伍的管理,為當地煙區煙葉質量的提高以及在卷煙原料市場核心競爭力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周義和,典瑞麗.煙葉調制工(三至五級)[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102-198.
[2]宮長榮.烤煙調制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112-209.
[3]崔國民.烤煙密集型自動化烤房及烘烤工藝技術[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3.420-515.
[4]江凱.烤煙密集烘烤技術[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