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冕寧縣哈哈河壩,萬畝集中連片的煙田里,大麥、油菜、光葉紫花苕子長勢喜人,煙農們忙著灌溉、翻耕、為大棚壓邊保溫……一派忙碌景象。
“以前冬閑沒啥活兒,現在一年到頭有事干。”冕寧縣金葉社區煙農陳元春正從溝渠里引水灌溉自家的大麥地,“收完煙葉就收豆,收完豆又翻耕土地種大麥、油菜、綠肥。我們村還引進了羊肚菌種植,前段時間村里的壯勞力剛幫著把菌棚建好,我媳婦就去羊肚菌基地打工了,雖然辛苦一點,但收入漲了不少。”
為提高冬季煙田利用率,去年以來,冕寧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在糧煙融合、復合種植上做文章,在煙葉生長期間,指導煙農套種2.5萬畝大豆,煙葉、大豆采收后,指導煙農及時翻耕煙田,種植適宜冬季生長的蕎麥1.5萬畝、大麥8000畝、油菜3000畝、光葉紫花苕子1.5萬畝,全縣煙田復種指數達189.63%。目前大豆、蕎麥均已完成采收,總產值2000萬元以上,預計其他糧經作物將在春節期間為煙農帶來1400萬左右的經濟收入。
“冬閑地種植有效填補了煙葉采收之后的‘空窗期’,讓‘冬閑地’變‘冬寶地’。另外,為了讓村民收入更多、錢包更鼓,進一步壯大集體經濟,煙草公司還引導我們社區發展羊肚菌種植,打造‘一村一品’產業發展格局。”金葉社區居委會副主任王文高表示。
羊肚菌種植周期短、見效快,可以有效盤活冬閑地。近幾年,金葉社區種植羊肚菌的農民越來越多,但都是單打獨斗沒有形成規模。去年,冕寧縣局(分公司)協助社區考察論證羊肚菌在哈哈河壩種植的可行性,成立專業合作社,修建羊肚菌試種基地140畝370棚,帶領15個村民小組進行試種,還與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簽訂技術保障合同,邀請技術人員駐點指導,確保高產高質。小小羊肚菌預計每年為村集體帶來90萬元經濟收入,為村民增加30萬元務工收入,真正為鄉村產業發展注入新活力。
“我們年齡比較大,外出打工不方便。”金葉社區55歲的煙農陳時菊笑著說,“現在不用愁了,賣完煙葉賣大豆、油菜,還可以在羊肚菌基地務工。有錢掙,哪個還閑得住嘛!”
不僅是金葉社區,如今在冕寧煙區,隨著糧煙融合、多元化種植項目發展,冬閑田變成了增收田。煙農自種有收入、務工有薪金、集體有分紅,一年四季有錢掙,念活了冬忙“致富經”。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