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膜清理后,煙田真干凈,旋耕機耕起地也輕松。”近日,在湖北利川市元堡鄉元堡村的煙田里,煙農們一邊忙著煙田冬耕,一邊分享著農膜回收后的暢快。
煙農正在收集廢舊農膜。覃永生 供圖
為有效治理農業面源污染,減少廢舊農膜對煙田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推動人居環境持續改善,利川市煙草專賣局(營銷部)深入貫徹綠色發展理念,推進低碳生產、清潔生產,探索廢舊農膜回收模式,創新置換方式,建立長效回收機制,使煙葉產業綠色發展的底色更加鮮明。
2016年以來,利川市煙草專賣局(營銷部)嚴格落實相關指導文件,通過優化回收流程、落實回收計劃、制定驗收標準、明確補貼政策等手段,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廢舊農膜回收模式。
該局主要負責人介紹,截至2024年,每年以2萬畝以上的回收推廣計劃落實到全市植煙區,累計覆蓋面積19.2萬畝,回收量超過了1500噸。
這一舉動,不僅促進了廢舊農膜資源的回收加工再利用,還顯著減少了煙田污染,保護了當地生態環境,有力支持了煙葉生產的持續健康發展。
“以前,我們用完的地膜隨意丟棄,現在不一樣了。”南坪鄉塘坊村煙農滕達笑著說,“不僅減少了環境負擔,還讓我們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2024年,利川市煙草專賣局與該市農業農村局合作,通過第三方專業化服務合作,創造性的使用了“以舊換新”方式,鼓勵農民參與廢舊農膜的回收工作。
利川市農業農村局環保站負責人說,“這不僅讓廢舊地膜變廢為寶,使煙農受益,也改善了環境質量,一舉雙贏。”
據統計,截至2024年底,除了煙草行業的回收外,通過“以舊換新”方式新增加回收廢舊農膜550噸,涉及面積達5.5萬畝以上,為煙農增收超過135萬元以上。
“看到自己親手收集的農膜變成新物資,心里特別有成就感。”滕達補充道。
為確保這項工作能夠持續健康發展,利川市煙草專賣局還致力于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強化對農膜銷售和使用環節的監管,確保農膜厚度標準,積極推廣科學合理的回收流程,提高農戶的積極性和參與度。同時,通過召開座談會、院子會、微信推送、入戶走訪,致煙農一封信等方式,向煙農普及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