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夏耘,萬物并秀。在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煙區,從育苗數據上“云端”到田地規劃繪“云圖”,從智能機械耕種到綠色烘烤智慧化,從農戶手機專業化服務點單到無人過磅交售……諸多“科技范”十足的“數字農具”正在農業生產中上演一場“智慧革命”。
蒙自煙區進行專業化無人機綠色植保作業。攝/尚楷澄
近年來,蒙自市煙草專賣局主動服務和融入農業現代化發展大局,主動服務于鄉村全面振興,夯實煙區農業生產“基石”,加快煙區糧煙經多元生產方式轉型,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讓農業種植變得更高效、更科學,更讓農民共富之路越走越寬。
“一圖”網田野,機“慧”動人心
清晨,蒙自市芷村鎮高標準煙區,當地煙葉工作站技術員手機上的“見煙進地定位綁”移栽面積核實APP小程序跳動著實時更新的煙田數據圖,每塊煙田面積、煙農實栽核實情況等參數一目了然,同時又將高精度測繪數據實時傳回云端,形成“邊采集、邊識別、邊呈現、可追溯”的數字化精準生產管理,實現從苗到田無縫銜接。
“過去,我們通過數煙田里的煙株或用GPS測畝儀測量來計算面積,耗工耗時,還容易數錯……”煙葉工作站技術員王家龍說道,現在要通過手機啟動 “見煙進地定位綁”移栽面積核實APP,就可以實時掃描錄入信息并清晰展示,便捷又高效。
“傳統核實測量方式面臨山區地形多樣性導致測量誤差大、人工操作效率低、數據更新滯后等多方面問題。”當地煙葉工作站負責人介紹說。今年,煙區通過推廣運用自主研發的 “見煙進地定位綁”移栽面積核實APP開展烤煙種移栽面積核實和點蔸數株工作,同時利用無人機對綁定地塊進行復核,利用AI技術對綁定地塊進行實栽情況識別,給每塊田地辦置了數字“身份證”,減輕基層人員工作負擔,實現煙區可視化、煙田數字化、面積精準化,攻克了烤煙種植面積核實難題。
使用該小程序,煙葉種植合同“真簽實種”,地塊“真綁實栽”,確保煙葉種植確保了合同種植真實性。
蒙自煙區多功能自動行走式覆膜機進行烤煙移栽后覆膜作業。攝/李姝錦
于蒙自市西北勒鄉他期村煙區,一臺臺裝有裝北斗定位的小型多功能自動旋耕機正來回穿梭,精準高效地對玉米、萬壽菊和烤煙種植地進行提溝培土作業,只需幾分鐘就快捷完成整壟地的培土。地邊,當地煙葉工作站技術員趙俊光通過手機“煙葉生產動態管理平臺”APP查看著農機作業情況。
“現在有了這些安裝了北斗定位的多功能自動小型機,可自行作業,有效減輕山區農戶種植勞作,省心又省力。”技術員趙俊光介紹說,以前農忙時,村民操作農機不熟,熟練的農機手又不好找。現在農機裝上了北斗導航終端,點擊聯線“煙葉生產動態管理平臺”APP就能輕松獲得田塊大小、作業路線等參數,農戶只要通過手機“香葉智農”小程序就能選擇心意的專業化機手,農忙時為農戶解決了不少問題。而且這類多功能農機低成本、易操作、小型化、好維護等優點,很適合山區種植。
煙區進行農業機械化作業現場展示。攝/馬麗菊
“我們手機上‘香葉智農’平臺,線上就能辦理各類生產專業化服務業務。”對西北勒鄉他期村村民李敦才來說,“等機上門服務”已是常態了,讓當地農戶發展多元農業生產無“后顧之憂”。
近年來,蒙自煙區聚焦數字化轉型,依托5G、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以“數”賦智,多管齊下,構建育苗、田管、植保、烤烘和專業服務等環節智能管控新模式,將諸多生產要素信息形成“一張圖”共享,網羅田間諸事。同時,一體推進機、藝、田、智、服建設,讓煙區群眾多元農業變得更高效、更科學、更增效。
如今,蒙自煙區田地規劃靠“云圖”、機耕數據傳“云端”、育苗管理有“云棚”,烘烤智慧化,植保無人化、專業服務訂單化……諸多新“數字農具”,讓煙區的田地、產能布局、煙基規劃等煙葉生產要素信息一目了然。
蒙自市鳴鷲鎮煙區內技術員向煙農演示病蟲害智能監測效果。攝/李碩
科技來賦能? 煙農 “慧”生產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眼下,正是“三夏”生產的大忙時節,在冷泉鎮雞白旦村的“煙+油菜”輪作地,伴隨著轟隆隆的機器聲,幾臺搭載履帶式收獲裝置的小型拖拉機來回穿梭,將一排排飽滿的油菜豆莢連著秸稈卷入“機”中,經過機器運轉“消化”,秸稈粉碎回田,油菜籽滿載機艙裝袋運走,全程幾乎零破損采收。
“以前從種植到收獲都是靠人工,特別是碰上雨天更要搶收,勞動強度比較大。現在煙區推廣煙葉生產全程機械化專業服務,生產效率大大提高了。”冷泉鎮橫塘子村95后職業煙農羅海平說,近些年煙區現代化煙葉生產發生的新變化,特別隨著機械化的推廣,也讓自己從“會種”變身“慧種”。
羅海平算過一筆賬,機械化采收較傳統人工效率提升近10倍,一天能抵過去10個人工,收割30畝油菜籽,可省工本1500元左右,真正實現了“減損高效增收”的多重效益。
蒙自市新安所街道新莊村煙區,當地合作社專業植保服務隊隊員張文亮說,近年來,合作社聚焦山區山地特性,以“農藝匹配、輕便適用、作業高效”準則,在蒙自市煙草專賣局的扶持下加快農機改造升級步伐,對傳統農機進行了更新換代,作業動力更強勁、效率更高。
一部智能手機就能幫助農民在家“種地”,一項智慧技術應用讓農產品增產提質又增收,一塊小屏幕網盡田間地頭多信息,一張網絡煙區大事小事盡掌握……如今,蒙自煙區不斷完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讓數據成為“新農資”、手機成為“新農具”、操控機械成為“新農活”,以數字化賦能鄉村糧煙經產業發展,耕耘出產業興、農民富、鄉村美的農業現代化的新圖景。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