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走進山東莒南縣相溝鎮,丘陵如凝固的綠色波浪,煙田舒展著油亮的葉片,在暖陽下奮力生長,迎來決定“黃金葉”命運的旺長期。煙農程瑞百立在田埂,指尖在手機屏幕上輕輕一點——剎那間,縱橫田間的黑色滴灌帶仿佛被喚醒的脈絡,均勻地吐露晶瑩水珠,精準沁入每一株煙苗的根脈。“以前這季節,肩膀磨腫了都澆不透地。現在好了,‘智慧水肥’送到根上,省心省力還增效!”老程古銅色的臉上,笑意如同漣漪般漾開。
“望天田”的沉重:汗水澆灌的年月
丘陵起伏的相溝鎮,許多煙田如同貼附在坡脊上的補丁。程瑞百的煙田,正是其中一塊典型的“望天田”。記憶里那些旺長的焦渴時節,如烙印般深刻:他與老伴常在凌晨三四點驚醒,踩著崎嶇田埂摸黑挑水,沉重的扁擔在肩頭壓下深紅的凹痕。傳統的大水漫灌,珍貴的水流在坡地上恣意橫流,裹挾著泥土與肥料匆匆而去,真正被根系吸收的,十不存一。老程凝望著曾被沖刷得溝壑縱橫的地塊,聲音低沉:“旺長期水肥跟不上,煙葉長不好,一年的辛苦就白搭了。那時候,感覺田在吃人。”
數據“跑腿”解農憂:一場精準的及時雨
煙農老程面臨的困難,像一塊大石頭一樣壓在山東省臨沂市莒南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相溝煙站技術員季慶偉的心里。為此,他多次和站長張春波商討對策,但技術的復雜程度不是一個煙站能夠攻克的。于是,在縣分公司組織的“我為煙農服好務”活動中,季慶偉將該問題上報縣公司。縣公司收到后高度重視,立刻成立專班,與山東農業大學共同進行技術攻關。當攻關成功的消息傳到煙站時,老程心中翻騰著復雜的浪花。技術組專家描繪的前景令人神往:“這系統能按需喂水喂肥,像有個聰明人幫你看著田!”可那筆不小的投入,以及從未觸及過的“物聯網”“APP”等字眼,如同厚重的霧靄,籠罩著老程緊鎖的眉頭。最終,對擺脫“肩挑背扛”苦役的強烈渴望,推動他在自家最核心的幾畝煙田里埋下了傳感線纜,鋪開了黑色的滴灌帶。安裝調試那日,老程粗糙的手指懸在嶄新的手機APP圖標上,遲疑著不敢落下——這小小的屏幕,真能馴服坡地上那桀驁的旱魔?
系統一運行,深埋土壤的墑情傳感器便如不知疲倦的哨兵,將土地深處的秘密化作數據長河,源源匯入老程的手機和季慶偉的遠程監測平臺。旺長期伊始,季慶偉敏銳地從平臺上捕捉到異樣:程瑞百家東頭地塊的濕度曲線正悄然滑向警戒線!結合氣象臺連續幾日晴熱少雨的預報,他立即撥通了電話:“老程,看數據東頭那塊地‘渴’得厲害,趕緊開滴灌一小時,按比例把旺長專用肥加進去!”
老程依言操作,指尖在屏幕上滑動,如同指揮一場靜默的灌溉戰役。幾天后,他再次站到那塊曾發出旱情預警的地頭,眼前的景象令他幾乎屏息:前幾日還稍顯萎頓的煙苗,此刻正挺直腰桿,葉片舒展,綠意盎然!他激動地指著手機屏幕上跳動的墑情曲線和簡潔的控制界面:“真神了!以前全憑感覺瞎子摸象,現在數據說話,啥時候澆、澆多少、配啥肥,點點手機全明白,一點不糟蹋!”
“智”潤田疇:效益與希望在沃野升騰
更厚重的驚喜沉淀在效益的算盤珠上。智慧滴灌如同一位精打細算的管家:相比昔日粗放的大水漫灌,用水量銳減超過60%,水電費支出顯著降低;水肥精準直達根系,避免了無謂的蒸發與流失,肥料利用率躍升近30%;而節省下的人工,更是無法用金錢簡單衡量。“以前光伺候這點水,全家就得脫層皮”老程感慨萬千,指著眼前的煙田,“現在省下的力氣,我能去打理別的作物,老伴也能喘口氣了。”他撫摸著厚實油亮的煙葉,眼中閃爍著篤定的光芒:“技術員說了,這煙葉品質肯定超往年。”
夕陽熔金,為相溝鎮的丘陵勾畫出溫柔的輪廓。煙田里,縱橫交錯的滴灌帶如同大地深處延展的智慧“毛細血管”,無聲而高效地輸送著生命瓊漿。程瑞百與季慶偉并肩穿行于綠浪翻滾的煙壟間,指尖輕觸厚實的葉片,細致查看長勢,低聲商討著下一輪追肥的精準方案。
在這片被科技重新定義的田野上,指尖的每一次輕觸,都是對“靠天吃飯”古老命題的深情告別。智慧水肥所精準“滴灌”的,已不僅僅是腳下這一株株茁壯的煙苗。它更潤澤了農民心中那份沉甸甸的增收希望,激活了鄉土深處蘊藏的蓬勃動能——當科技的光芒照亮田埂,每一滴水的旅程都被重新賦予意義,每一片“黃金葉”的舒展,都在無聲述說一個村莊在時代浪潮中穩穩前行的嶄新故事。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