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云南省臨滄市臨翔區博尚鎮完海村的煙田中,無人機“拎起”煙葉掠過煙田,幾分鐘后便將煙葉運送到500米外裝載煙葉的拖拉機上。
無人機吊運煙葉現場(7月31日攝)。供圖
以往,博尚鎮煙田雖與運煙車直線距離僅500米,但崎嶇坑洼的田間道路讓運輸效率大打折扣。“從前,3個人運煙葉,3個人采修,半天才能收完一塊田。”完海村村民羅金忙說,傳統的“肩挑人背”模式不僅耗費人力,還導致年輕勞動力逐漸流失,煙葉生產的“最后1公里”成為制約效益提升的瓶頸。
今年以來,臨翔區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積極推廣助農新科技,在博尚鎮試點無人機吊運煙葉服務,通過“政府+公司雙向政策補貼引導+合作社試點運作”模式,實行“統一調度、分片作業”,無人機不僅承擔飛防管理任務,還首次應用于煙葉運輸環節。
“無人機吊運最明顯的優勢就是省勞力。”博尚鎮烤煙技術輔導員夏德貴說,他負責的1019畝煙田已連續3年采用無人機“統防統治”,但今年首次嘗試運輸煙葉,效果遠超預期。以羅金忙家的2.5畝煙田為例,往年運輸需6人協作,如今無人機運輸節省了2小時采收時間,人力成本大幅降低。無人機不僅縮短了田間到運輸車的距離,還通過機械吊運減少煙葉損傷,進一步保障了品質。
無人機將煙葉吊運到運輸車上(7月31日攝)。供圖
臨翔區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相關負責人楊定坤表示,新技術的應用既實現了煙農“輕松種煙”,又推動煙葉管理向精細化、高效化轉型。2025年,博尚煙站種植面積達2.48萬畝,涉及農戶2213戶,科技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動能。
未來,臨翔區將繼續探索智慧農業應用場景,讓更多“無人機”走進田間地頭,破解農業生產難題,助力農民增收致富。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