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彭水縣鹿角鎮卷煙零售客戶郎朝碧說:“這是我經營28年的店鋪,我會一直守著它,在店里等著從鎮里搬出去的街坊鄰居、走出去的莘莘學子、成婚出嫁的苗家兒女。我不會搬走,我怕他們回來后再也找不到我了!”
28年,幾經變換
鹿角鎮是烏江中下游一個水碼頭,是當地主要的貨物集散和交易地。1994年,25歲的郎朝碧從重慶涪陵來到鹿角鎮創業謀生。最初兩年,在鎮上街坊鄰居的幫助下,她在街口支起了一個4平方米的簡易棚,開始經營米粉和卷煙銷售。由于郎朝碧勤勞肯干手藝精湛、誠信經營,加上街坊鄰居的照顧,生意一直不錯。很快,她就融入了這個美麗的小鎮。兩年后,她與同是來自鎮外的“外鄉人”趙遠清喜結連理,收獲了甜蜜的愛情。婚后,夫妻倆租了一個門店作為經營場所。
26個寒來暑往,夫妻倆堅持以忠厚的秉性和熱情的服務接待每一位顧客。這些年,別的店鋪的經營者和經營內容不知道變換了多少次,而郎朝碧夫婦倆一直經營著他們的老本行——“米粉+煙”。對于卷煙零售,郎朝碧一直都十分感興趣。
經營的內容沒有改變,但是米粉和煙的主次卻隨著歲月的流逝發生著變化。最開始,夫妻倆以經營米粉為主,進入店鋪的左邊是煮米粉的灶臺和碗筷清潔區域,右邊安了三張桌子,供顧客用餐;一個不到1平方米的小煙柜里擺放著卷煙。后來隨著形勢的變化,夫妻倆先后8次調整了經營布局,煙柜也從小木柜、鋁皮柜、玻璃柜……一直到今天的卷煙零售現代終端展示店,卷煙銷售也變為經營和盈利的主體。
“改裝這個店面,我十分支持,改裝后我非常滿意!餐飲競爭越來越激烈,利潤越來越薄,卷煙收入要穩定些!而且卷煙我可以賣到70歲,餐飲可能年齡大了就干不動了!”郎朝碧說,“煙草公司的政策越來越好了,賣煙越來越掙錢,可我們也不會把米粉這塊給丟掉了。畢竟,許多老客戶都是沖著一碗米粉來這里的呢!”
“我就在這里養老”
28年的勤勞打拼,夫妻倆也得到了豐厚的回報。他們在離店鋪50米遠的臨街地段修建了帶商鋪樓房,在彭水縣城購置了房產和商鋪,在丈夫的老家也修建了房子。
2000年前后,為支持國家建設,許多鎮上的居民都移民搬遷到了別的地方。雖然人搬走了,但是那份思念故鄉的情感依舊。這些人時常都會回到故土,看一看高峽出平湖,品一品家鄉的味道,走一走那條橫在烏江上的鐵索橋。
28年來,郎朝碧夫婦與鹿角這片土地、這里的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從這里搬出去的鄰居,走出去的學子,成家立業的苗家兒女,回來后他們都會來郎朝碧的店里,吃一碗米粉,買一包煙,聊一聊外面的事情,講一講這里的變化。
“我在這里經營這個鋪子,就是為了等著他們,我怕搬走后,他們回來后找不到我了!我會一直在這里等候著他們……”望著東流的烏江水,郎朝碧動情地說道。
鄉愁,既是在外的游子對故鄉的思念,更是家鄉人對游子的等待。這份等待也許是日夜奔流的江水,也許是稻浪滾滾的田野,也許是進入鄉村的車鳴……在郎朝碧心里,鄉愁就是這家已經經營28年、并且會一直經營下去的店鋪。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