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傅,這問題解決得差不多了,應該沒問題了吧?”“別急,這個故障咱第一次遇到,不要慌亂,面對設備的小毛病,咱要庖丁解牛一樣做到胸有成竹才能游刃有余,要把活兒做漂亮。”龐志敏一邊凝視著設備,一邊語重情長的對徒弟說,汗水從臉頰滑落至衣角。
1986年,龐志敏從技校畢業進入湖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常德卷煙廠工作,剛開始干的是掃地、拖煙絲、煙車打雜的活,“吃苦耐勞”成了他工作中的常態。“把事做漂亮了,下班了睡覺都踏實些。”他常說道。
正在檢修設備的龐志敏。李軻 攝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龐志敏把喜歡搗鼓的勁頭也用在了設備操作上。剛到車間,他就喜歡看師傅們如何操作和處理故障,把“招數”默默記心里,就這樣不斷累積,龐志敏也悟出了設備操作上的一些小竅門。沒多久他就走上了擋車工崗位,憑著這股勁,他所在機臺的產量月月跑在前面。
“遇事喜歡鉆,不搞好不放手”。妻子童艷這樣評價他。憑借扎實的操作水平和勤學的態度,三年后,他如愿成為一名包裝機械維修工。從此,他便是機臺的守護神,更是操作工的貼心人,手機24小時待命,求助電話隨叫隨到。2018年夏天,他與外協廠商連續奮戰7天、白加黑,完成了一臺設備故障搶修工作。在2020年工廠轉新搬遷期間,158天,他幾乎每天堅守在現場,嚴把關,消故障、排隱患、攻難點、保質量,經他調試過的設備,期間無一起質量市場投訴。
工作中的龐志敏。李軻 攝
一雙布滿老繭的手,雖然粗糙但很有力量,卻見證了龐志敏一路走來的艱辛。
2011年,龐志敏被評為工廠煙機維修序列專家,“專家就得干出漂亮活”,這是他對自己的承諾。2017年,常德卷煙廠首臺短支煙設備進廠調試,由于是煙草行業首創,無經驗可循。面對各種難題,龐志敏和團隊披荊斬棘,組織專題研討會議16次,對設備進行適應性調整和改進多達52項,先后獲得《一種用于卷煙粘貼稅票的煙包定位裝置》等10項專利。2022年,他又晉升為工廠包裝機械維修高級專家。
龐志敏不僅有優秀的專業技能和業務水平,且與同事相處融洽、互幫互助傳幫帶。近年來,由他牽頭的培訓項目涉及員工上千人次,他還先后完成中國煙草總公司全行業網絡標準課件——《煙機設備修理工(包裝)專業知識主機設備維修教材》的編寫工作。作為工廠兼職教師,他積極傳授維修經驗與技能,每年超課時完成對修理工、操作工進行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培訓。為車間培養了一批優秀的青年后備技術力量。
龐志敏(右三)為青年員工傳授設備維修技巧。李軻 攝
汗水和榮譽總是相輔相成的,30多年來,龐志敏不僅從一名普通操作工成長成了煙草行業高級技師,行業高級考評員,還榮獲了湖南省技術能手、湖南省勞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
“什么是幸福?于我而言,就是勞動,就是想干活、能干活、會干活,把手上的每一個活兒做漂亮,我就滿足了。”正是有了像龐志敏這樣扎根基層的工匠、勞模和專家,將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詮釋得淋漓極致,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