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小瞧這0.3毫米,這就是解決嘴棒擠壓問題的關鍵……”近日,在河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黃金葉生產制造中心卷包車間,一位健壯的中年人正向身旁的一群青年員工講解煙支擠壓問題的解決方案。
他叫聶建立,是卷包車間包裝維修組組長。扎根崗位37年,他從一名普通的包裝機操作工成長為潛心鉆研、技能高超的復合型人才,先后獲得“河南省五一勞動獎章”“中原大工匠”“河南省設備技術創新能手”等榮譽。今年,他被評為“河南省勞動模范”。
“笨方法”也能做出大名堂
“在我看來,維修人員是解決機器故障的‘全科醫生’,要干好設備維修工作,需要廣泛地進行學習,積累相關實踐經驗。”聶建立說,每當遇到新設備,他都會向設備制造廠家要來成摞的技術圖紙,一點點認真鉆研由數千零件組成的包裝機組。
“老聶這人就喜歡扎進車間,蹲在包裝機前寫寫畫畫,直到下班也不離開,回到辦公室后再繼續繪制設備改造圖紙,時常顧不上吃飯。”和聶建立搭檔多年的劉躍宇這樣介紹聶建立的工作日常。
刻苦學習和勤于動手的好習慣讓聶建立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在日常工作中,他往往只需一看、一聽,就能判斷設備是否存在隱患。
在一次設備巡檢時,聶建立聽到一臺包裝機聲音有異常,要求進行停機檢查。他拆開機器后發現,傳動齒輪已斷了一個齒牙,若再繼續運行,可能對整個傳動系統造成嚴重損害。負責這臺包裝機的操作工看到檢查結果后對聶建立心服口服,豎起了大拇指。
“我一直相信,踏踏實實地走好每一步、扎扎實實背下每一個技術要領,做起工作來才能得心應手。”聶建立笑稱自己是個“笨拙”的人,但他相信“笨方法”也能做出大名堂。
2015年,聶建立赴德國學習FX2高速包裝機的裝配、調試和故障排除技術。回憶起當時的窘迫,聶建立感慨良多:“概括下來就是,聽不懂、記不住。”面對困難,他沒有氣餒。每天學習時,他都會錄制外國專家示范操作的視頻,等到晚上回到住處,再反復觀看,仔細揣摩每一個操作細節,第二天再到車間進行實地操作。這種看似簡單笨拙的方法,卻讓他迅速掌握了新機型的一系列核心操作技術。
時至今日,每當卷包車間的FX2高速包裝機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維修團隊還會翻出聶建立當年錄制的視頻資料,從中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線索。“聶老師給我們積累了一筆寶貴的知識財富。”維修團隊成員馮源說。
做精益求精的攻堅者
在卷包車間維修組,“有問題,找老聶!”是班組成員經常說的一句“口頭禪”。在班組成員心里,聶建立是一位喜歡啃硬骨頭、不達目標不罷休的攻堅者。從業三十余載,他先后主持和參與了技術革新項目20余項,獲得發明專利授權2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24項。
2017年,黃金葉生產制造中心組織對細支煙設備進行自主改造。在改造的過程中,包裝機煙庫煙支下降出現“梗阻”情況是卷包車間面臨的棘手問題之一。
“細支煙在規格、包裝和配方上與正常品規的卷煙存在差異,摞壓的煙支垂直下落時經常會出現‘梗阻’問題。”聶建立回憶道,雖然進行過多次調整優化,非正常停機次數卻依然較多,“梗阻”問題始終無法“根治”。
為了徹底解決“梗阻”這一問題,聶建立經過多次嘗試調整,最終設計出“對稱緩沖裝置”,將原本上下等寬的通道改造為瓶頸形狀,減緩了煙支的下落速度,還大幅降低了底部煙支承受的壓力。“梗阻”問題迎刃而解,4組細支煙設備也提前達到新機交驗標準,這一設計為工廠節約生產成本2400多萬元。
“聶老師不僅是我們車間的‘百科全書’,也是我們這些青年員工的‘指路明燈’。入職以來,他一直鼓勵我們參加各種比賽和活動,不斷提升自身的技術技能水平。”卷包車間青年員工丁天濤說,2020年他參加行業首屆煙機設備操作職業技能競賽時,聶建立作為教練每天從早上6點忙碌到晚上11點,從理論和實操兩方面為參賽選手提供針對性輔導。經過聶建立的全方位輔導和自身的不懈努力,丁天濤榮獲ZB45機型分組第一名,獲評“煙草行業技術能手”稱號。
肩鴻任鉅踏歌行,功不唐捐玉汝成。“我要繼續奮斗,把自己的經驗傳授給更多年輕人,讓每個人都能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談到自己下一步的打算,聶建立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