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雨水較多,煙田積水對煙葉成熟采烤造成一定影響,天氣轉晴后高溫日曬,過水煙田的煙葉因根系問題很容易出現快速落黃的假熟現象,烘烤操作不當極易發生烤青、烤壞的情況…”日前,在河南省寶市五畝鄉白馬村的一處烘烤工廠里里,一名身材魁梧的小伙子在給煙農們講解雨后煙葉烘烤技術要點。
這名小伙子名叫張偉斌,現年26歲。四年前,他結束在外打工生涯返鄉種煙,成為村里最年輕的一名煙農。
“通過種植煙葉,讓一家人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這是我的夢想。”張偉斌說,既然選擇了返鄉創業,那就一定要干出名堂。
外出打工之前,張偉斌曾跟著父母種過幾年煙葉,也掌握了一些種植知識。但他深知,種煙不能光憑經驗,關鍵還得靠科技。“現在生產技術標準越來越高,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一年的辛苦就白瞎了!”。
為了盡快掌握煙葉生產新技術,張偉斌經常到煙站開辦的“煙農夜校”學習,并報名參加了全市舉辦的新型職業煙農培訓班。在此基礎上,只要煙草公司進行品種、肥料、新技術試驗,他都積極主動配合。“在自家煙田搞試驗,便于我更好地跟著技術員學習。”張偉斌笑著說。
今年初,河南省靈寶市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在全市大力推行了高油分(豆漿+油枯)有機肥應用、杯罩移栽、關鍵期補水和綠色防控四項重點技術。在煙站進村入戶宣貫的那段日子里,張偉斌幾乎每天都會在技術宣講會現場,不懂就問,不會就學,光筆記就寫了滿滿一本。清明節期間,他讓妻子帶著孩子到外地游玩,自己則跟著煙站技術人員來到田間地頭,現場觀摩學習、親自動手操練,直到全部熟練掌握為止。
“小斌這孩子有一股子鉆勁,種煙肯用心愛用功,技術上比我這個種了20多年煙的老漢掌握得還多,難怪這些年他的畝均收益在村村里總是最高的。”張偉斌的付出得到了村民們的肯定,也因此被村里的合作社聘請為煙葉網格技術員。
作為“新農人”,張偉斌充分發揮年輕人思路活、辦法多的優勢,在新技術示范引領、農機實用性改造等方面大顯身手,帶領村民們一起把煙種好,共同走上致富路。
去年冬季,張偉斌在鎮上一家農機門市看到了一款手扶式玉米施肥機。考慮到煙田人工施肥費時肥力,他決定對這款玉米施肥機進行改造。他將施肥機買下弄到家里仔細研究起來。他發現,這種玉米施肥機雖然具有強大的通過性和越障性,但出肥口采用的是履帶式帶動作業,一般常用的肥料能夠順利下地,但顆粒較大、較為蓬松的煙用有機肥容易堵塞出口。在一番摸索比對后,他動手將肥料出口處的履帶改為螺旋,憑著強大的推力讓有機肥平衡施入。就這樣,一臺適合煙用的施肥機在他的手中“完美下線”。
為拓寬經濟收入,2024年,張偉斌通過土地流轉使煙田面積擴大到了40畝,此外,又承包了20畝荒山蘋果。盡管比以前更加忙碌了,但他覺得現在國家政策這么好,種煙有干頭、有賺頭、有奔頭,再苦再累也都值了。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