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鋁紙是將螺絲順時針向里擰,而調整大油封是將螺母逆時針向外擰,你把他們想象成一對唱反調的‘母子’,就再也不會記錯啦!” 紅云紅河煙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曲靖卷煙廠卷包車間的“00后”操作工宰清寧一邊檢查機器,一邊為同事講解。
“死記硬背那么多年都記不住,你這樣一講,我再也不會弄錯了。”一旁的同事感激地說。
2021年參加工作的宰清寧,經過三年的不斷學習,現已熟練掌握多種包裝機型的操作技能。因為在新員工培訓期間操作成績優異,他被定崗在T11機組,參與新設備的調試。
別看現在宰清寧對各類機型設備如數家珍,工作初期,大學學習信息工程的他對機械原理一竅不通。面對復雜的工藝流程、隆隆運轉的“龐然大物”,他只覺得“大腦里一片空白” 。
宰清寧調試新設備。姚張藝攝
“讓機器動起來”,這是宰清寧給自己定下的第一個目標。他跟著經驗豐富的老師傅,白天學習理論知識,晚上到車間里進行上機操作。“為了跟上進度,我采取了‘笨辦法’。” 宰清寧隨身攜帶一個小本子,操作過程中發生了什么問題,師傅的動作往哪邊調整,有聽不懂的地方都一一記下來,回宿舍以后再上網查找答案。
操作機器時,遇到不熟練的地方,宰清寧就翻開本子查閱記錄,多翻兩三次,知識點就“印”在了腦子里。經過幾個月的反復練習,他找到了更方便的記憶方法,例如將復雜的步驟盡量用簡潔的語言描述出來,用形象的比喻輔助記憶。
工作半年后,宰清寧終于摸透了第一種機型。到學習第二種機型時,時間就縮短到了2個星期。“不僅要學習操作流程,更要去理解背后的原理,從根本上了解了機器的特點,各種機型就能融會貫通。” 宰清寧總結道。
接受新設備的調試工作后,面對新機型、新工藝和近乎苛刻的動作流程,宰清寧更是打起精神,把工作當成“熬鷹”。修理工組裝機器時,他在一旁盯著看;針對可能存在隱患的部位,日常保養多做清潔;容易損壞的地方,就刨根問底找出損壞原因……一個個“攔路虎”被征服后,他也盡可能地幫助同事“排雷”。
一臺新機器總是會有各種細微的誤差和問題,除了嚴格按照操作流程處理,更需要經驗的積累,人為判斷,把控質量。通過反復觀察和練習,宰清寧逐漸鍛煉出“看著機器腦子里就形成產品”的新技能,盡可能提前找到潛藏的問題,再將技術要點教給其他同事。“每一個調試者都是保證生產質量的第一責任人。”他說。
對宰清寧來說,調試一臺機器不僅僅是工作,更是興趣所在,圓了自己小時候的“機械夢”。“摸透了機器的‘脾氣’,就像與機器‘交朋友’,很有成就感。”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