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中煙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推進高質量發展向“新”突圍的過程中,不同“維度”的人才,在技術創新的舞臺上獻智獻策,也在智能制造的發展中相輔相成。
李華全神貫注地排查設備故障。
李華是云南中煙紅塔集團昭通卷煙廠卷包車間的一名機械修理工,是個讓師父們又愛又恨的徒弟。“愛”的是他勤奮好學,聰明的腦瓜子里總能冒出一些奇思妙想;“恨”的是他老不按“套路”出牌,時常問一些讓師父們絞盡腦汁也答不上來的問題。每當有新的設想,李華總會纏著師父們一起研究,把一個個“幻想”逐漸變為現實。經年累月,他們亦師亦友。
4年前,剛調到修理崗位的李華跟著師父去更換氣彈簧,整個過程持續了很久,其間師父一直叮囑他注意事項。更換完成后,李華忍不住問:“氣彈簧本身是一道保護裝置,如果存在風險環節,有沒有可能用工具完成有風險的步驟呢?”雖然得到的回答是“標準就是這么裝的”,但“反骨”的李華并不死心。
為了驗證設想是否可行,李華開始了一輪又一輪的原理推敲、圖紙設計、運行模擬。師父和同事們一度都覺得“這孩子是不是魔怔了?”可每當他提出疑問尋求幫助時,大家全都傾囊相授。
為確保數據的精準性,李華反復測量濾棒成型機鉸鏈尺寸。
2022年10月,實用新型專利《一種KDF4濾棒成型機彈簧片調整工具》獲得授權。2023年6月,《一種用于煙機設備防護罩氣彈簧的安裝工裝》也獲得了授權。研制成功的防護罩氣彈簧安裝工具,不僅實現了對氣彈簧撐桿壓縮長度的精確調節,還解決了從前手工操作無法完成的一系列問題。安裝試驗數據表明,新發明可節省70%的時間,且操作人員的安全更有保障。當聽到師父說“這個確實好用,板扎呢!”李華又蓄滿了在車間里繼續“找碴”的動力。
“研究型的工作需要我們更專注在思考和辯證中,但任何一項研究都不能閉門造車,必須立足生產,立足實際。”李華說,自己時常“泡”在車間現場,向師傅們請教現場操作中的“好用”和“不好用”,向同事們了解新裝置試運行的“順點”和“卡點”。
時代總是青睞敢想敢干的人。李華笑道,“我的研發靈感,或許來源于我總在問‘為什么’‘只能這樣嗎’‘還能更好嗎’,而支撐我面對困難、迎接挑戰的,無外乎四句話——敢于質疑,不囿成說,勇于求異,大膽實踐!”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