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凡事能夠堅持1萬個小時,便能成為行家里手。他從一名學徒開始,逐漸成長為“維修大拿”。他就是張文軍,江西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廣豐卷煙廠制絲車間電工班班長、電氣高級技師、江西中煙張文軍電氣創新工作室帶頭人。多年來,他始終秉持“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的工匠精神努力工作,成為大家心目中的楷模。
一絲不茍 刻苦鉆研
張文軍一直是廣豐卷煙廠的電氣“骨干”,許多電氣設備上的“疑難雜癥”都被他輕松解決了,大家都稱呼他為“電氣醫生”。
參加工作之初,張文軍便下定決心要學好電氣知識,練好電氣修理本領。他從“電氣小白”到“技術大拿”,其間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他將業余時間都用在了學習電氣技術上,這讓他很快便勝任了電工崗位,不久被提拔為電工班組長,負責制絲線的電氣設備修理工作。
“在技術學習上永遠追求精益求精、在修理設備時必須保持一絲不茍。”這是張文軍多年來秉承的理念。每次設備技術改造,張文軍都主動挑起電氣技術革新的大梁。
2013年10月,江西中煙決定將井煙薄片線整體遷移至廣豐卷煙廠,廠里將薄片線電控技術改造重任交給了張文軍,這項工作難度大、責任重、涉及的專業知識廣,但張文軍沒有退縮。經過近一個月的不懈努力,張文軍帶領電工團隊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難題,圓滿完成了薄片線異地搬遷任務。
2019年,廣豐卷煙廠易地搬遷成功,制絲車間全部采用了新的設備生產線,全新的機器需要全新的知識才能駕馭。而此時,車間原來的電工班班長、電氣技能人才徐建被調到高架物流崗位上,班長重擔便落在了張文軍身上。張文軍更加忙碌了,有時候一連幾天都在廠里待到很晚才回家。在他的帶領下,大家很快掌握了新機器設備的操作技巧。
全力以赴 勇于創新
從一開始只有一個創新工作臺,到如今擁有可供模擬訓練的12個實操訓練臺,張文軍電氣創新工作室不斷建設完善。這是張文軍和工作室成員共同努力的結果。
一邊忙著新廠電氣設備生產保障工作,一邊忙著創新工作室的建設,雖然辛苦,但張文軍樂在其中:“能為車間的發展貢獻力量,我特別高興。”
創新工作室的硬件組裝、軟件測試運行,全是張文軍帶領工作室成員自主完成的。一次次技術創新、一次次自我突破,讓工作室得到了廠部的贊揚和公司的認可。多年來,創新工作室牽頭的多個QC課題獲得省級、行業級優秀獎項。
從工作中得到的創新靈感也為他在創新工作室開展專利開發提供了幫助。多年來,張文軍及其團隊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授權26項、發明專利授權3項,創新成果均運用于卷煙加工生產各個環節,方便了員工操作、優化了設備設施。
篤行不怠 無私奉獻
成為創新工作室領頭人后,張文軍開始制定培訓計劃、執行實操教學、開展技能競賽與技術創新工作。既是管理者也是師傅的張文軍,把創新工作室當成了“人才培養、科技創新、技能鑒定、技能競賽”的重要陣地。接受過創新工作室培訓的人員由原來的廣豐卷煙廠制絲車間電工班人員擴展為整個廣豐卷煙廠電氣團隊。
經過多年的發展,張文軍電氣創新工作室早已名聲在外。首屆贛陜蘇皖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電氣修理職業技能競賽、江西中煙第十五屆職業技能競賽暨第一屆電氣修理職業技能競賽、廣豐卷煙廠電氣技能競賽的相關項目均在創新工作室開展。
目前,張文軍的工作重心放在了培養新人方面。“電氣技術人才的斷層現象不容忽視,企業人才的培養尤其是電氣人才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人才需要慢慢培養才行。”張文軍說,“我將盡最大努力做好傳幫帶工作,為企業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