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書芳今年48歲,是土生土長的河南省社旗縣苗店鎮曹崗村人。早上8點多,和城里上班的人一樣,她開始在當地煙區產業綜合體里忙著招呼附近村子里的“打工人”采摘甜菜。
看著村民們忙著采摘一壟壟長得整整齊齊的甜菜,趙書芳打開了話匣子:“土地沒有承包前,原來俺們都是在自己田里種莊稼,起早貪黑不說,一年下來也掙不到多少錢,自從這里搞了產業綜合體,出租地能賺錢,在這兒‘打工’還能賺錢,大家都很高興。”
趙書芳“招呼”村民們在綜合體里打工干活
趙書芳所說的產業綜合體就是2020年始建于社旗縣中西部的苗店煙區產業綜合體。綜合體覆蓋苗店、興隆兩個鄉鎮,規劃基本煙田5000余畝,種煙面積2500畝,是社旗縣核心煙葉產區之一。
經過兩年的實踐探索,綜合體煙田配套設施齊全,服務體系健全,產業功能區完備,銷售主體運營機制不斷健全。煙用機械、烘烤工場、煙葉種植合作社、煙葉增收產業園、“安菜達”和“智康達”非煙作物產品......新鮮事物層出不窮。煙區產業綜合體讓附近村民們告別了傳統的耕作方式,開始了現代化的農民生活,成為新型職業農民。
“從種地人到‘打工人’,我一個人光是在田里打工,一年收入差不多就有三四萬,家門口上班打工真是幸福多。”趙書芳兒子和兒媳都在外工作,家里兩個孫子在當地小學上學,田園里上班相對輕松能掙錢,還能在家帶孫娃,她特別滿足。
趙書芳在苗店煙區綜合體里摘菜
煙區產業綜合體科改變著村民們的生活。以前家家戶戶各自種地,投入大、產出少、掙錢難,日子過得緊巴巴。如今村民們把地租給綜合體,又在綜合體里打工,收入翻了好多倍。
苗店煙區產業綜合體負責人吳輝介紹,煙區產業綜合體采取“煙+菜+谷”輪作模式,用工量非常大,4-9月份種煙,10-第二年5月份種菜,5-10月份種谷子,來年再利用谷子茬口優勢種煙,工人常年可工作10個月以上。所有的工人全部來自附近村,常年用工多達400余人。除了田園里打工收入,村民還能獲得每畝七八百元的土地流轉租金。
社旗縣苗店煙區產業綜合體以政府為引導、以煙草公司為推動,以龍頭企業為渠道,以合作社為載體,以轄區煙農為主體,形成“煙草+龍頭企業+合作社+煙農”的運作模式,堅持綠色生態、低碳循環、高效安全的發展方向,圍繞土地流轉、機械化作業、新型種植模式探索、新型種植主體培育、多元產業融合發展等內容,優化資源配置、加強煙區建設、完善產業體系、提高供給水平,多渠道、全方位助力鄉村振興,努力實現“烤煙增效、煙農增收、生態增值”,帶領著當地村民們,一步一步扎扎實實走向更幸福美好的未來。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