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煙田,煙葉逐漸黃熟,湖南郴州桂陽縣樟市鎮浦口村,煙農正在采摘、編桿、烘烤煙葉,即將進入一年最繁忙的煙葉烘烤季。
在樟市鎮浦口烘烤工場,一個身影活躍在烤房里,特別引人注目。他不高的個子,偏瘦的體形,戴著一副大圓眼鏡,嘴角總是掛著微笑,一邊動手示意,一邊耐心講解,正在指導煙農烘烤煙葉。他就是湖南郴州桂陽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樟市煙葉生產收購站烘烤主管卿敏,2019年榮獲“全國煙草行業技術能手”稱號。
自2012年參加工作起,他懷著對煙草事業的熱愛,扎根在煙葉生產收購一線,默默耕耘,為金葉飄香貢獻自己的力量,更是憑著一顆對煙草技術執著追求的匠心,勤學專業技能,歷經實踐磨礪,從一名文弱書生成長為煙葉生產領域的技術工匠。
一顆初心——立志為農學技術
2012年9月,中國農業大學農學專業畢業的卿敏,從家鄉益陽來到郴州桂陽,從一名剛畢業的書生成為一名洋市煙站的見習煙葉技術員。
盡管他從農學專業畢業,但他剛接觸煙葉時,感覺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他將從事自己的“老本行”,畢竟煙草種植也是一門農學;陌生的是遇到煙葉生產具體操作時,他覺得大學所學完全用不上,對煙草技術一竅不通。
他所在的洋市鎮是一個種煙大鎮,當地農民大多以種煙為生。2012年,由于氣候異常,當時桂陽縣遭受了特大冰雹,他所在的鄉鎮種煙村煙葉生產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損失,看到煙農辛苦種下的烤煙,被冰雹打得只剩下桿子,他感到無奈的心酸!尤其是當他看到一些煙農有時因操作不當將一整房煙葉烤壞時,他立志要好好學習煙葉技術,成為一名行家里手,用自己的所學為煙農提供科學的技術指導。
作為剛入職不久的“小白”,他主動拜老技術員為師,白天跟著師傅下鄉,熟悉當地煙農生產特點,學習煙葉生產每個環節的具體操作,晚上一有時間就找相關煙草資料來看,從育苗、移栽、大田管理、采摘烘烤到煙葉收購,只要是涉及煙葉方面的知識,他都認真去學,像海綿一樣,如饑似渴吸取煙葉知識。
為了更好地學習煙葉生產技能,拓展自己的知識結構,他十分珍惜每次外出培訓的機會,聚精會神聽授課老師講解,只要碰到沒搞懂的知識點,他都會及時向授課老師請教,他的筆記本記滿了每次培訓的內容和知識,并把它視為自己最珍貴的東西。他外出學習的腳步遍布湖南湘潭、河南鄭州、福建武夷山、福建龍巖、廣東梅州、貴州畢節、云南德宏等地。
一顆匠心——刻苦鉆研強本領
積極認真的學習態度,加上985、211大學農學畢業的專業背景,領導便有意安排他參加一些技能集訓和競賽活動,以賽促學,讓他多方面接觸煙草專業知識,鼓勵他在煙葉烘烤領域發展,成為了一名既有扎實理論基礎,又懂實踐操作的專業骨干。
他深知煙葉烘烤涉及的范圍很廣,從田間的鮮煙葉部位和成熟度判定,到烤房檢查,再到烤中煙葉判定,烤后煙葉質量分析,每一環節都是動態的,提高烘烤水平非一朝一夕之功,既要有認真的學習態度,又要形成系統的方法。
烘烤培訓是個相對比較辛苦的過程,要求每個學員親自動手去烤一房煙,從鮮煙編桿到最后煙葉出炕,都要學員獨立完成,經常半夜3點起床去烤房觀察煙葉狀態,踩著煤炭,與蚊子“作伴”,參加過煙葉調制培訓的學員都記憶猶新。
他回憶參加第一屆湖南省煙葉調制職業技能競賽過程,在競賽前,他參加了為期30多天的集訓,每天早上6點起床,晚上12點后休息,白天實操訓練,晚上理論學習,競賽限時8分鐘的工藝曲線設置,訓練必須4分鐘內完成,整個過程不僅是考查知識的掌握,更考驗學員的綜合素質。
“大家水平都差不了很多,就看誰發揮更好、失誤更少,大賽比的是技術,更是心態,緊張是在所難免的,在候考時,我一般都是閉目養神,在腦海里模擬競賽的流程,以減少出錯。” 說起競賽緊不緊張,他是這樣回答的。
經過激烈競技,他最終榮獲“全國煙草行業技術能手”稱號。同年七月,他在第一屆全國煙草行業栽培技能比武中又榮獲三等獎的好成績。
一顆恒心——扎根煙田服好務
載譽歸來,他學會把成績清零。他常說:“推廣烘烤技術、降低烘烤損失、提高煙農收入,是煙葉烘烤人的初心,競賽最重要的是把競賽所學和積累下來的知識,向每一位技術員和農民烘烤師推廣,學以致用,指導煙農把煙烤好”。
當問其如何當好一名烘烤主管時,他是這樣回答的,“煙農對烘烤技術掌握程度是有差異的,不同情況下煙葉烘烤的操作要點也是不一樣的,這就需要煙葉技術員平時要多到田間掌握煙葉成熟情況,多到烤房去觀察烘烤過程,有針對性地去開展烘烤技術培訓和服務指導,提高煙葉烘烤質量”。在每年的烘烤季節,卿敏充分發揮自身的所學,利用晚上休息時間到各村開展技術培訓,幫助煙農掌握最新的實用烘烤技術。據樟市煙站負責人介紹,在以卿敏為代表的技能人才隊伍的帶動下,煙站舉辦的烘烤培訓覆蓋轄區每個煙農,樟市煙葉烘烤質量得到了很大提升,煙農的種煙收入也在逐年攀升。
從一名大學剛畢業的書生到一名基層煙葉技術員,再到一名烘烤主管,卿敏自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在基層從事煙葉技術服務工作,勤勤懇懇、扎扎實實工作,用精心的指導和服務贏得了煙農信賴。
在煙農侯付團看來,卿敏這個小伙子很能吃苦,指導服務很細心,有一次,他想提前給煙株打頂,結果被發現了,卿敏耐心地做他的思想工作,告訴他湘煙6號的品種特殊,留葉數要達到18—20片,提早打頂有可能造成后期煙株“天蓋地”。
而讓煙農歐陽四兵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有一個星期天,他打電話告訴卿敏說煙田里有零星煙株長了麻麻點點,不清楚什么情況,卿敏二話沒說就從縣城趕往現場,經鑒定后確定為野火病,在卿敏的建議下,他及時施用農用鏈霉素控制住了煙田病情。
“對于煙農的需求,應該做到隨喊隨到,事事上心”,這是卿敏對煙草工匠精神的一種理解,他也一直在踐行。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