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名相劉墉的故鄉,有著一個“全心全意為煙農服務”的黨支部,這就是山東濰坊煙草有限公司高密分公司方市煙站黨支部。近年來,該黨支部結合實際工作,積極踐行初心使命,成立創新攻關小組,解決了一項又一項的生產難題,把“我為煙農做實事”切實做到了田間地頭。2021年,該黨支部被高密市市直機關黨工委評為“先鋒黨支部”。
煙田專用運輸車助力移栽運苗
“創新沒有大小之分,哪怕能節省一個工,也是我們工作的突破……”方市煙站的“眾創工坊”創新工作室里正在召開移栽創新專題座談會,方市煙站黨支部書記劉濤正在跟大家分享自己關于創新工作的認識。這次會議主要是針對馬上面臨的烤煙移栽工作,該生產環節的特點是用工量大、農場用工比較集中,因此部分農場存在雇工難的問題。
“唉,要是有移栽機就好了!”王令仁首先想到了機械化作業。“移栽機已經有了,但是還不適用于我們當前的井窖式移栽啊!”劉術明補充道。當大家都一籌莫展時,黨支部最年輕的黨員臺金發言道:“如果想直接研制出成熟的機械,靠我們的力量難以實現,但是田間運苗通常需要2—3個人,如果一個人可以完成……”臺金的發言瞬間打破了僵局。有了問題,就有了導向,大家的思路也都打開了,經過一個小時的激烈討論,終于確定了煙苗運輸車的制作方案。
4月19日,方市煙站組織召開烤煙移栽現場會,參加會議的領導和煙農紛紛被穿走在田間的煙苗運輸車吸引了眼球,大家一致給出了“小創新,大用處”的評價。臺金身穿著紅色馬甲,拉著自己研制的運輸車,在田間留下一串堅實的腳印,他身后的紅色黨員先鋒隊旗幟正在迎風飄揚……
新型灌根裝置精準又均勻
“老冷,我發現這樣灌根很浪費肥藥啊?”方市煙站黨支部成員郭寶庫站在地頭和煙農冷洪國交談著,眼睛看著灑在煙壟上的肥藥。“不僅浪費,而且還不好掌握均勻度呢!”冷洪國也發現了直接用噴霧器灌根的弊端。
“快吃飯吧,想什么呢?菜都涼了!”妻子的提醒讓郭寶庫從思索中走了出來,順手拿起旁邊的水壺往杯子里倒了一杯水。剛喝了一口,他就像忽然想起什么重要的事情一樣,放下水杯起身就走了……妻子也沒有叫他,因為這種事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老冷,我想出辦法了!”郭寶庫手里捧著幾個小量杯,邊喊著冷洪國邊找噴霧器。冷洪國放下手中的筷子,出來看見郭寶庫正在給小量杯鉆眼兒,他心領神會地找來了鐵絲和鉚釘,倆人三下五除二把所有的噴霧器噴頭加裝了小量杯。“上學的時候你就點子多,我是服了你了,加上這么個小東西,就把問題解決了!”老冷一邊稱贊著自己的老同學,一邊擁著老郭進屋。“哎呀,我還沒吃飯呢,現在肚子叫了!”屋內傳來倆人開心的笑聲……
煙葉出田坐上專車
炎炎的烈日下,院內梧桐樹上的知了在狂躁地叫著。煙農老張一邊盯著茶幾上的電話一邊用手揩了一下滿頭的汗!“嘟嘟嘟……您撥打的電話無人接聽……”這是老張撥出的第五個電話了,對方都是前兩年給他扛煙的工人,老張煩躁地扔下電話嘆了口氣!這時電話響了,老張立馬拿起手機,“老張啊,是不是找我扛煙啊,我上了年紀身體也不好,這么熱的天實在是干不動了,你快問問別人吧!”還沒等老張開口,電話那頭已經掛斷了!
正當老張無計可施的時候,方市煙站黨支部黨員王令仁笑著走了進來,“老張,你的煙得馬上采收烘烤了啊!不然可就影響產量了!”
“我也著急啊,老王,找了好幾天一個扛煙的也沒找到啊!”老張無可奈何地搖著頭說道。“沒關系,我今天來就是通知你明天我們黨支部全員到你煙田里幫你采收第一輪煙葉的,而且帶著新裝備……”“那可太感謝了,老王,我這兩天真是犯了愁了,有啥新玩意兒啊這次?”老張興奮又好奇地問道。“明天你就知道了,哈哈哈……”看著王令仁故意賣關子,老張也笑了。
原來,方市煙站黨支部早就針對采烤工作用工難問題進行了創新攻關,研制了采后煙葉運輸裝置。
7月15日,這是陽光明媚的一個日子,“噠噠噠噠……”以前覺得刺耳的馬達聲此刻像極了一首歡快的舞曲,采后煙葉運輸車的兩個裝煙臺像一對兒有力的翅膀,從遠望去就像一只雄鷹在田間滑翔。看著一包包的鮮煙葉運出煙田,老張笑得嘴都合不攏了……
在方市煙站,這樣針對煙農需求的小改小革還有很多。2021年,該煙站共取得創新和發明8項,為煙農解決難事、煩心事25件。他們腳踏實地,用無微不至的服務幫助煙農,他們精益求精,用勇于創新的激情開辟新征程。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