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2021云南好人”頒獎晚會在云南廣播電視臺舉行,活動為當年度評選出的“云南好人”獲獎者頒獎。
“云南好人”于2006年以“昆明好人”的名稱開始推出,2014年更名為“云南好人”。到2021年已成為家喻戶曉的公益品牌。作為幕后堅定的支持者之一,紅云紅河集團已經(jīng)陪跑“云南好人”15年。
15年來,攜手“云南好人”,紅云紅河集團做了一件事——致力于將“好人”的力量放大。“好人”是種力量,于個人而言,這力量是種溫暖,而放大之后,則可激勵眾生。
讓我們一起感受“云南好人”背后的真善美。
讓教育成就孩子們的未來
元陽縣新街鎮(zhèn)中心小學教師馬素英,除了本職工作,她一直致力于幫扶當?shù)氐呢毨W生。2007年,馬素英遇到了從上海到元陽的支教志愿者王萌萌,由此加入了助學行動。
那幾年,她幾乎走遍了當?shù)氐拿總€村寨,并且與王萌萌一道,開始了“一對一物資資助加情感關懷”的公益助學模式,馬素英負責在云南尋找需要被資助的學生,王萌萌負責在全國各地尋找資助人。14年來,她們已經(jīng)幫助了500多個孩子。作為教育扶貧的民間力量,馬素英獲得了2021年度“云南好人”稱號。
同為教育工作者的韓吉芬,是石林縣第一中學教師,也是2021年度“云南好人”代表。她的愿望是希望自己的學生“心理健康、學習快樂,實現(xiàn)他們的大學夢”。
從事教育工作30多年,韓吉芬每個周末、每個假期都陪著學生,除了抓學習,還要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他們的生活起居上。
在韓吉芬的辦公室里,放著許多給學生準備的藥,有消食的,治拉肚子的,以及治療失眠和感冒的,還有各式各樣的零食。因為她知道,藥和零食,學生即便有錢,也不舍得買。她甚至還泡了藥酒,準備給不小心受傷的學生用。為此,學生們稱韓吉芬為“韓媽”。
用愛心和真情守護生命延續(xù)
楊永高是2021年“云南好人”代表,這個拙樸的漢子,用行為詮釋生命的珍貴。
2021年8月4日,在昆明甘美醫(yī)院,一名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9歲女孩完成了心臟移植手術。心臟的捐贈者,是同樣9歲的女孩小雨,她是楊永高的小女兒,因為一場意外不幸離世。
除這顆心臟之外,小雨捐贈出的器官還包括一個肝臟、兩個腎臟、一對角膜。“雖然她走了,但能救幾個人,我就讓她去救幾個人。這樣的話,別人的孩子還能活下來。”楊永高說。
守護生命的善舉同樣發(fā)生在東方航空云南有限公司運營控制部、地面服務部。在一次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仁濟醫(yī)院肝臟外科醫(yī)生朱建軍的重要手術中,因前續(xù)手術復雜度超出預期,原計劃乘坐、運送所需器官的航班已接近起飛,乘坐后續(xù)航班則會延長器官的保存時間,可能導致移植失敗。
聯(lián)系航空公司后,保障人員立即表示,航班會等他們登機。這個“等”的決定和各方努力。讓上海的一名2歲兒童得到了順利的治療。
這些非凡而艱難的決定,往往是這些平凡人的抉擇,也正是這樣的抉擇給了珍貴的生命更多機會。
關愛他人闡釋責任的意義
26年來,云南迪慶州傈僳山鄉(xiāng)施壩村的鄉(xiāng)村醫(yī)生余澤英兢兢業(yè)業(yè)守護著村民的健康。畢業(yè)后,她便擔負起了村里衛(wèi)生室的工作,既當醫(yī)生又是護士,還是鄉(xiāng)村的120。最多的時候,余澤英負責的衛(wèi)生室一天接診了114人。
1995年,她剛到施壩村時,這里條件很差,路也難走。從衛(wèi)生室到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要走半天時間。這段路程,余澤英每周走一次,身上的背簍里,有1斤重的輸液瓶5瓶,以及5斤糧食、1斤黃油和一點鹽巴。
施壩村302戶人家的情況,余澤英了如指掌,誰家要生孩子,誰家老人有病,她都熟記于心。村民們來看完病,在余醫(yī)生家吃住也是常事。她曾背著出生4個月不到的兒子,爬山走到了村民家,用了12小時為已經(jīng)難產兩天的孕婦順利接生。
除了當村醫(yī),余澤英還要承擔宣傳健康扶貧政策、疫情防控知識的職責。她曾經(jīng)自己掏錢坐飛機到昆明,幫村民取回了先天性心臟病手術減免費用的1萬元錢。就這樣,余澤英在施壩村工作了26年,守護了26年。
“云南好人”還有很多感人的事例:像母女相處一般照顧孤寡老人張媽媽的馮麗芳、為困難人群提供免費早點的面館老板梁世松、無償參加救援隊的外賣小哥張玉鑫以及用心守護物種多樣性的護林員、小桔燈志愿服務隊這樣的群體……
對于需要幫助的人,付之以個人的時間、金錢、愛,甚至生命,不求回報,這便是人間光與熱。那些發(fā)光發(fā)熱的,傳遞、守護光和熱的人,則為“云南好人”,是云南力量。作為這個公益品牌堅定的支持者,紅云紅河集團的奉獻也是另一種守護,必然會帶動更多的人助力真善美充滿人間。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