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國分憂,予民以惠,“責任煙草”一直在行動。
長期以來,煙草行業心系“國之大者”,自覺在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找準定位,踐行“兩個至上”行業共同價值觀,積極投身國家扶貧事業,在定點幫扶、片區扶貧、援疆援藏、對口支援、整族幫扶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啃下一個個脫貧攻堅的“硬骨頭。
幫扶一線“手拉手”,小康路上“心連心”。在國家局黨組堅強領導下,行業工商企業“真金白銀地投、真刀真槍地干”,選派干部、投入資金、發展產業,積極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助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得到了地方黨委政府的高度認可。
為此,本刊特選取了行業部分工商企業助力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案例,展現煙草企業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責于行的奮進畫卷。
金葉為擎 助農增收
貴州省局(公司)
產業,是脫貧之基、富民之本、致富之源。在結對幫扶六盤水市水城區的過程中,煙葉產業正是貴州省局(公司)的一張“王牌”。
立足當地實際,貴州省局(公司)發揮煙葉產業的規模優勢、煙用設施優勢、全面帶動優勢、生產組織優勢,給政策、給資金、給技術,將水城區打造為“現代煙草農業轉型升級典范”。2017年至2021年,水城區煙葉種植面積由5萬畝提高到7.8萬畝,戶均種煙收入從5.13萬元增加到9.03萬元。
烤煙生產環節用工量大,從育苗、分級到收購環節,每年可創造2100多個就業崗位,為當地群眾帶來1500萬元的收入。構建“煙草育苗+食用菌種植+有機肥生產+煙葉生產”循環發展模式,實現設施、廢棄資源的循環利用,讓煙葉產業鏈連成富民增收的“錢串串”。
在煙葉產業帶動下,貴州省局(公司)先后幫助當地5120戶、21130人脫貧,貴州省16個深度貧困縣之一的水城區也于2020年3月正式“摘帽”。
在助力鄉村振興的道路上,貴州省局(公司)繼續以煙葉產業為依托,穩定煙農隊伍、推進現代煙草農業建設、構建綠色防控技術體系、加強煙用設施綜合利用,讓煙葉產業富民興鄉的作用進一步彰顯。
四川省局(公司)
四川煙草商業從2016年開始,以涼山州為“主戰場”,以各單位定點幫扶村為“主陣地”,全面推進全省行業定點扶貧工作。
涼山州是全國“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之一。四川省局(公司)利用當地自然條件優越,適宜發展煙葉產業的優勢,加大計劃傾斜力度,打造全國重要的戰略性優質煙葉基地。
“十三五”時期,涼山州累計種植煙葉444.1萬畝,占全省計劃的75.8%;累計實現煙農總收入207.51億元,戶均年收入7.2萬元以上。煙草產業涵蓋一二三產業,還直接帶動少數民族地區10萬余人就業脫貧。煙草產業真正成為當地“煙農增收離不得、脫貧攻堅缺不得、鄉村振興少不得、財政增稅弱不得”的重要支柱產業,成為涼山州全面脫貧的“壓艙石”。
扶貧力度大,脫貧成效好。截至2020年底,四川煙草商業共計投入扶貧捐贈資金3.92億元,帶領291個貧困村、1.54萬戶貧困戶、6.01萬貧困人口順利脫貧。
2021年,涼山州局(公司)獲得“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榮譽稱號,是對四川煙草商業脫貧攻堅成績的最大褒獎。
金葉接續振興路,四川省局(公司)正按照中央“四個不摘”要求,以“鞏固脫貧成果,接續鄉村振興”為重點,鞏固成效防返貧、發展產業促增收、移風易俗樹新風,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