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制種技術員這份工作讓我每個月有3000元的工資,加上我自己家10畝玉米地里的收成,兩項加起來,我的年收入就有9萬元左右,比我原來去外省打工強多了。”云南省彌勒市彌陽街道的陳蕭霖高興地說。
彌陽街道中以則社區的種植戶向制種公司交售制種玉米(余思琪 攝)
連日來,彌陽街道1400余畝制種玉米喜獲豐收,農戶們駕駛著農用車將黃燦燦的玉米運往合作社收種站交售。一車車玉米棒顆粒飽滿,簇擁成一片片金色的海洋,農民們的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今年的制種玉米于4月中旬播種,進入8月后開始陸續成熟,預計總產量將達到1500余噸。合作社去年與中種國際種子有限公司簽訂了購銷合同,按照今年的市場價格收購,有望幫助農戶實現900萬元的增收目標。”合作社社員張莉介紹。
彌陽街道種植戶交售的制種玉米通過傳送帶裝車發送(余思琪 攝)
早在1995年,中以則社區徐家寨小組由于各方面條件限制,生產水平不高,農作物質量普遍不高,農民增產不增收。2014年2月,時任徐家寨黨支部書記陳勇憑借多年學習積累下的制種技術,帶領黨支部黨員成立了彌勒市興粒玉米種植專業合作社,采取“黨支部+合作社+企業+農戶”發展模式,探索以煙為主、多產業協調發展的模式,利用煙區基礎設施,大力發展制種玉米,使制種玉米逐步發展成為該村的“一村一品”特色產業。
2020年10月,全面完工的彌勒市太平雨補水庫輸水干渠工程改善了彌勒市的水利設施條件,提高了水資源利用率。這項由國家煙草專賣局復函的煙草援建水源工程實現灌溉面積17.27萬畝,特別讓沿線的彌陽、新哨、竹園、朋普四鎮和東風農場管理局轄區群眾受惠,為促進彌勒市農村經濟發展和鄉村振興發揮了積極作用。彌陽街道制種玉米特色產業便是其中受益最大的之一,讓其有了生產用水保障。
彌陽街道部分種植戶利用閑置大棚種植制種玉米(余思琪 攝)
“因為農戶與企業簽訂了合同,在訂單式種植銷售模式下,農戶因需定產,銷路和價格有了保障,可以把心思都用在地里,從而產出更多優質的玉米,實現了畝均產值6400元,所以有越來越多的農戶參與進玉米制種產業之中來。”企業聘請的當地生產技術員陳蕭霖介紹。
目前,彌陽街道的中以則、章保、盤龍社區共11個村小組的566農戶在種苗、農膜、栽種技術、管理方式上實現了標準統一,通過微信群、致富庫、現場觀摩、村黨支部書記講課等方式,探索制種產業、鄉村振興的新方向。目前,三個社區的制種玉米種植面積已達1400多畝。
彌陽街道中以則社區的種植戶在采收制種玉米(余思琪 攝)
彌陽街道黨工委書記李德成說:“彌陽街道在特色種業上通過創新‘跨村聯建’模式,實現各村之間、黨員群眾之間的技術共享、管理經驗共用、互幫共進,促成了街道500多種植戶‘抱團發展’,玉米種植由過去的粗放型到精細化的‘換檔升級’。下一步,全街道將以國家種業安全為前提,鄉村振興為基礎,進一步提高制種產業聯動,賦能產業的規模化發展,從而推動全街道各村之間優勢互補、產業共建、共謀共富。”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