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閩西紅土地上,山野依舊蒼翠。連日來,在福建長汀縣濯田鎮田間地頭是一派繁忙的景象:農戶們忙著耕地、除草、施肥,搶種冬種作物,在千工陂持續灌溉下,當地油菜花、煙苗等冬種作物長勢喜人。
“冬天灌溉再也不用為水發愁了!”長汀縣濯田鎮連湖村村民蘭子生忙前忙后,為來年的春種煙葉作物做準備。
長汀是閩西重要的煙葉產區之一,作為福建省煙基最大工程——長汀濯田“千工陂”主干渠防滲工程正源源不斷地發揮作用,在確保農民生產增收的同時,也為當地百姓生產生活提供了便利。
“沒有實施煙基工程前,千工陂年久失修,供水不足,渠尾缺水,村民的生產生活用水受到很大影響,村子之間還為此發生用水糾紛!”千工陂管理站原站長陳能長介紹,多年前當地煙草部門將此項目報上級批復,投資377萬元,對全線水渠進行了砌石加固、整體澆搗,重修了“千工陂”水利,解決了當地上萬畝農田的灌溉難題,改造后的千工陂重現生機,被稱為濯田農業的“生命渠”,灌溉面積增加至18203畝。
長汀縣濯田鎮連湖村黨支部書記蘭土基親眼見證了十幾年來煙基建設帶來的變化:“過去千工陂基本上沒有水下來,全村1500畝農田只有400畝可以灌溉。改造后不但全部能灌上水,每畝收益還增加了481元!”
古城屏風背水源工程航拍
據了解,煙基建設中的煙水配套工程重點是改善農田設施,把水源引到田間地頭,解決農田灌溉問題。而如果源頭沒水,配套做得再好也沒水到田間。福建雖然雨量充沛,但季節性缺水嚴重。很多土地屬于“望天田”,旱季需要上山找水、四處打井、引水買水,甚至有些地方會為了爭奪水源產生沖突。實際上,像連湖村這樣受益于煙葉生產基礎設施建設,通過減工降本促進農民增收的例子在長汀比比皆是。
宣成鄉是長汀縣原五個貧困鄉之一。由于客觀條件的限制,缺水成了宣成鄉的“老大難”。為切實解決宣成鄉百姓吃水難、用水難的問題,在原有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水源工程項目的基礎上,長汀縣煙草專賣局積極向上級爭取余田坑水庫建設項目。目前該項目已建成,可灌溉耕地6000畝,每天可以為宣成鄉煙農提供1500噸的優質水源。
“‘上畬、下畬,沒水煎茶’的歷史終于要結束了,有了這些基礎灌溉設施,連年都是好收成!”提起宣成鄉下畬村村民楊有明難掩內心的喜悅。楊有明是個種了24年煙的“老把式”,種煙面積從最初的5畝發展到現在的20畝,現在每年種煙的純收益在5萬元以上。
“全村800多畝基本農田的機耕路,煙草部門都幫我們進行了水泥硬化,再也不用愁下雨后采收運輸煙葉難的問題;烤房也從過去的‘土樓’變成了密集式‘洋房’,智能化烘烤基本解決了烤煙累、烤煙難的問題!”楊有明說,這些年靠著種煙的收入,家里的三間舊瓦房變成了三層小別墅,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好。
多年來,長汀縣煙草專賣局積極推進煙葉生產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實現了路相通、渠相連、水成系,為當地村民的生產生活提供了便利,進一步增強了當地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截至目前,長汀有5個煙草援建水源工程,援建資金2.03億元,可解決近3.8萬畝農田灌溉及8萬多人飲用水問題。
“因為農業生產用水更有保障,這幾年返鄉耕地創業的村民明顯多起來了,除了傳統的烤煙種植,蓮花、蓮子、水果玉米這些經濟作物都發展起來了。煙草的基礎建設反哺了整個農業。”長汀縣煙草專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