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嚴寒酷暑,始終有一個組織、一群人,活躍在扶貧濟困、志愿幫扶、服務社會的路上,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國有企業(yè)的責任和擔當,續(xù)寫了一篇又一篇溫暖的故事。
把責任寫在幫扶路上
“旱廁改造,一頭連著政府,一頭連著民生,要做好群眾的思想工作,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加快進度,明天一早,我們挨家挨戶進行政策宣傳......”
2022年6月17日晚上11點半,山東濰坊壽光市古城街道賀家西村村委辦公室里燈火通明,該村駐村書記吳俊杰正在與村委成員商討旱廁改造工作。
2022年,經(jīng)山東濰坊壽光市煙草專賣局(營銷部)黨總支推薦,吳俊杰擔任古城街道賀家西村“第一書記”。這是他駐村以來參加的一次重要活動,因此吳俊杰非常的重視,經(jīng)常幾天幾夜不眠不休與村委研究這項工作。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工作決策部署,深入推進“三農(nóng)”工作,加強農(nóng)村基層黨組織建設,自2012年起,該局(營銷部)就開始選派“第一書記”開展駐村幫扶工作,將幫扶工作作為踐行企業(yè)社會責任的切入點,擇優(yōu)選派工作能力強,經(jīng)驗豐富的中層干部擔任“第一書記”,到經(jīng)濟較為落后的村開展幫扶。面對這份沉甸甸的榮譽和責任, “第一書記”們,吃在村、住在村、干在村,田間地頭、屋里門外,他們認真聽取民意,恪盡職守為群眾解決困難。
幫扶要幫到點上、扶到根上,要帶領群眾幸福奔小康,首先要找準路子、突出特色,在幫扶措施上出實招、謀實策。
為幫助群眾找到致富的好路子,該局(營銷部)發(fā)揮駐村“第一書記”“橋梁”作用,入戶走訪群眾,征求群眾的意見建議,定準幫扶措施,先后開展了送政策、送信息、送技術等活動,邀請專家學者為群眾提供發(fā)展項目,為群眾提供電工、家政、大棚種植等培訓服務,打通群眾脫貧致富的渠道。
圖為組織助農(nóng)知識講座
從2012年開展,該局(營銷部)連續(xù)10年選派“第一書記”開展駐村幫扶工作,組織送技術、送培訓活動21場,幫助解決群眾困難120余件。
把愛心送到群眾心里
“感謝黨一直惦記著我,謝謝你們。”面對修繕一新的房屋,年過九旬的孤寡老人張桂榮激動地說。
90多歲的劉桂香是壽光市洛城街道馮家堯河村的一名孤寡老人,一直靠低保維持生活,屬于村里的重點幫扶對象,她居住的房屋破舊,每逢下雨天,就是屋外下大雨,屋內(nèi)下小雨。了解到情況后,壽光市局(營銷部)的黨員包靠人員第一時間與村委對接,幫助其修繕了房屋。
群眾利益無小事,幫扶工作要做到群眾的心坎上。今年以來,該局(營銷部)以“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為契機,組織開展了“黨員走訪踐初心?志愿幫扶暖民心”活動,為困難群眾送去溫暖。
“接到工作任務的黨員,每人需要走訪10個困難戶,時間緊,任務重,大家要通過這次走訪,切實了解群眾的實際困難......” 活動開始后,該局(營銷部)黨總支書記、局長、經(jīng)理毛東偉正在向全體黨員發(fā)出走訪“動員令”。
走訪中,每到一戶,黨員們都和群眾們親切交談,詳細詢問用水用電、孩子上學、家庭收入來源等方面的情況,并對群眾現(xiàn)場提出的問題進行詳細解答。
“幫扶工作,就是要從群眾所想、所盼、所需出發(fā),了解群眾實際困難,想方設法尋求解決方案。群眾想什么,黨員就要干什么。”毛東偉說。
不論嚴寒酷暑,風里雨里,都有幫扶人員忙碌的身影,一件件實事好事群眾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
自2019年以來,該局(營銷部)共組織幫扶人員走訪貧困戶600余戶次,幫助困難群眾修繕、粉刷房屋10余間,新挖排水溝500余米。
把美麗刻進農(nóng)村“幸福圖”里
“感謝煙草的同志們,以后大伙兒下雨天出門再也不用一身泥一身土啦”。
“對啊,村前道路硬化,村內(nèi)巷道鋪設地磚,不僅美觀,更加實用。”
壽光市紀臺鎮(zhèn)后老莊村村民對村內(nèi)新修建的這條路贊不絕口。
風餐露宿,起早貪黑,志愿幫扶的路上吃過的苦只有他們最清楚。看著村民們的笑臉,他們犧牲的那些休息時間,他們的一切奔波勞累也變得有意義。
為推進美麗鄉(xiāng)村建設,2019年,壽光市委市府組織開展美麗鄉(xiāng)村暨農(nóng)村人居環(huán)境綜合提升行動。按照部署安排,壽光市局(營銷部)負責壽光市紀臺鎮(zhèn)后老莊村美麗鄉(xiāng)村建設。為此,該局(營銷部)專門安排一名中層干部與該村進行對接,了解村內(nèi)情況,并通過志愿服務、提供幫扶資金等方式幫助村內(nèi)開展道路硬化、墻面噴涂、道路綠化、修補溝渠等工作,為該村美麗鄉(xiāng)村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持。
事為小處彰大義,最是細節(jié)顯情懷。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幫扶的溫情仍在延續(xù)......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yè)發(fā)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