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東濱州陽信縣煙草專賣局(以下簡稱“陽信縣局”)扎實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他們以群眾滿意度為標尺,以為民服務為經緯,不斷創新服務模式、拓展服務領域、提升服務質量,努力書寫為民解憂新篇章。?
指間發力,棗樹園里的“小能手”
“夏季修剪棗樹的主要目的是對其疏密程度進行控制,減少養分消耗,復壯樹勢,擴大結果面積,這樣做不僅可以調整枝形,還可以讓枝條發揮最大程度的作用,提高果實的質量和果樹的產量。”陽信縣局志愿服務隊隊長趙俊杰在幫助棗農修剪棗樹的同時,解答了其他隊員在棗樹管理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家住濱州市陽信縣水落坡鎮水落坡街60歲的侯永山今年擴大了棗園的規模,但隨著棗園規模的逐步擴大,關于棗園的技術管理問題明顯感覺吃力。老兩口兒子又在外地工作忙不經常回家,女兒還在讀高中,平常棗園都是他們自己在打理,加上老兩口的身體都不太好,家中勞動力嚴重缺乏。陽信縣局客戶經理孟超在走訪中了解情況后,及時匯報給陽信縣局黨支部,經過研究討論后,他們組織志愿服務隊前往棗園幫助侯永山老兩口修剪棗樹,同時還聯系專家到棗園實地調研,現場把脈開方。
通過果農專家現場示范操作,詳細講解了修剪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項以及科學的修剪技巧。在掌握了專業知識之后,身著紅色馬甲的志愿者們手持工具,兩兩一組或三五成群穿梭在棗樹之間,開始對棗樹進行細致的修剪,他們耐心地去除枯枝、病枝和過密枝,以優化棗樹的樹形結構,改善其通風透光條件。
“多虧了你們來幫我修剪,不然錯過了修剪時間,今年的冬棗就要減產,這次在技術指導員的帶領下學到了許多冬棗修剪技術。”侯永山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近年來,陽信縣局組建黨員志愿服務隊,積極融入鄉村振興大局,結合農村農業生產實際,深入田間地頭,開展剪枝、采摘、施肥等助農志愿服務活動,同時邀請農業技術專家為農民“出診、把脈、開方”,解決農業生產中的“疑難雜癥”,助力農民增產增收。
腳沾泥土,玉米地里的“小衛士”
“真是多虧了你們幫我們除草,光靠我們老兩口什么時候才能干完啊,你們可是幫了我們大忙!”濱州市陽信縣水落坡鎮孟家村孟憲文感動地說。
眼下正值玉米生長的關鍵時期,也面臨著農作物能否增產增收的重要階段。陽信縣局進一步立足群眾需求,組織青年黨員干部深入田間地頭,開展助農除草志愿服務活動,讓青年黨員干部的腳步落在田間地頭,把精準及時的服務送到了群眾身邊。
志愿者到達田間后,依據地形和雜草分布狀況,將區域細致劃分,分組分工后一字排開進入各自負責區域。盡管天氣炎熱,但大家熱情不減,他們擼起袖子,頂著炎炎烈日,分工有序、密切協作。他們手持鐮鏟刀,穿梭于田間地頭,彎著身子小心仔細地清理每一塊田里的雜草,你一刀我一鏟,你一掃我一搬,勞作現場繁忙而有序進行著。
大家都忙得不亦樂乎,盡管汗水濕透衣服,泥土沾滿鞋襪,依舊干勁兒十足,除草現場掀起了熱火朝天的勞動景象,一個個“志愿紅”身影繪出一幅生機盎然的農忙風景線。經過數小時的奮戰,田間雜草被完全清理干凈,農田樣貌煥然一新,為后續玉米生長提供了良好環境,大家成就感和獲得感十足。
“群眾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是我們服務的方向。我們要把志愿服務拓展到群眾最盼望、最需要的地方,把好事實事辦到群眾的心坎上。”陽信縣局志愿服務隊隊長趙俊杰說。
腳沾泥、知農事、體農情。此次志愿活動進一步增強了青年黨員干部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讓“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從“指尖”延伸到“田間”,從“屋頭”拓展到“地頭”,從“身邊”延伸到“心間”,黨員志愿者們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傾心傾力辦理民生實事、好事,把溫暖和關懷送到千家萬戶。
民心所向,實事為先。下一步工作中,陽信縣局將堅持把群眾點點滴滴的小事匯聚成心頭上的一件件大事,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多為群眾辦實事,切實解決群眾燃眉之急的棘手事,解民憂、紓民困,努力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