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豫北大地,焦作沁陽市柏香鎮西宜作村,村民臉上洋溢著自信的笑容,黨支部凝聚力戰斗力顯著增強。這翻天覆地的變化,離不開一位駐村第一書記——沁陽市煙草專賣局選派干部劉曉的傾情付出。
強基固本:筑牢鄉村振興的“橋頭堡”
“幫錢幫物,不如幫建個好支部”。面對西宜作村黨組織軟弱渙散、黨員作用發揮不力的沉疴,劉曉深知,建強基層組織是破局的關鍵第一步。
他逐一與村“兩委”成員、黨員談心談話,找準問題癥結。以沁陽市委“百萬黨員進黨校”活動為契機,他組織黨員參與各類培訓,量身定制農業種植、電商直播等課程,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推動黨員“學有方向、業有專長、干有成效”。他嚴格落實“三會一課”,規范組織生活,將渙散的黨組織重新擰成一股繩。
在劉曉的推動下,西宜作村建立了“四保一”工作機制、支部會商機制、“1121”整頓機制等,壓實支部責任。更創新性地推出《黨群共建積分管理辦法》,設立“積分銀行”,引導黨員和村民通過參與村務、志愿服務、維護環境衛生等賺取積分兌換獎勵,極大激發了內生動力。“維護秩序、打掃衛生、參加活動都能得積分換禮品,我們現在都搶著干活!”村民王正財的話道出了機制的活力。24名無職黨員被“編員進組”,在村務中找到了新舞臺。
在沁陽市煙草專賣局捐贈資金支持下,劉曉積極籌措資金,對破舊的黨群服務中心進行升級改造。中心內不僅設立了“五星”支部創建宣傳墻,更創新性地開設“快遞驛站”,由專人接收全村快遞,再由聯戶黨員義務送到村民家中。“以前得跑鎮上領,現在服務送到家,真方便!”這項小小的舉措,讓村民真切感受到黨組織的服務就在身邊,大大提升了幸福感和滿意度。
硬件提質:繪就美麗鄉村的“新畫卷”
過去的西宜作村,基礎設施薄弱是村民心頭之痛。劉曉駐村后,將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基礎設施問題作為突破口。
“一到晚上,到處黑漆漆,很不方便,也不安全。”村民的訴求,劉曉記在心頭。他多方協調資金,為村莊安裝了明亮的路燈。如今,村頭小廣場成了村民夜晚休閑娛樂的中心,“月亮之上”的歌聲伴著廣場舞飛揚,照亮了暗夜的路,更點亮了群眾的“心燈”。
村內電力設施老化,三天兩頭斷電,成為多年懸而未決的“老大難”。劉曉不畏難,多次往返市鄉兩級反復協調,最終爭取到電網改造資金一百余萬元。隨著嶄新的電網建成,村民徹底告別了“凌亂電線”和“隨時斷電”的困擾。此外,他還帶領黨員群眾,出動挖機、組織志愿者,疏通堵塞多年的河道1800余米,讓水體恢復清澈暢通。在劉曉和村“兩委”的動員下,村民自發集資3萬余元,并整合各類建設資金,對村容村貌進行徹底整治。主干道“白改黑”2000平方米,房前屋后建起統一規劃的小花園、小菜園,配備干濕垃圾桶倡導垃圾分類,村居環境實現了從“臟亂差”到“潔凈美”的華麗轉身。昔日的“痛點”,變成了如今村民引以為豪的亮點。
紓困解難:當好守護民生的“貼心人”
“村民的愁盼,就是工作的方向”。劉曉始終將村民冷暖放在心頭,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在日常點滴中傳遞溫情。
5月底6月初,河南即將進入汛期,夏糧搶收十萬火急。面對西宜作村1200畝小麥可能倒伏霉變的險情,劉曉聞令而動,迅速響應市委市政府號召,化身“麥田守護者”。他帶領工作隊與村“兩委”組建聯合工作組,爭分奪秒協調資源。本村僅有3臺收割機,他多處聯系,緊急從外地調來2臺;組織力量對收割機無法進場的地塊進行手工搶收;協調農機合作社烘干設備24小時滿負荷運轉,確保濕糧不發熱霉變。“能早一分就早一分,把農民的損失降到最低!”農機手楊虎的感慨,印證了這場與時間賽跑的成效。72小時內,1200余畝小麥全部顆粒歸倉。“沒有你們幫助,俺家的麥子估計就全霉在地里了!”村民張永利、王爭路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無論是日常走訪,還是特殊時節,劉曉的目光始終聚焦困難群體。他積極倡導公益精神,借助騰訊“九九公益”平臺組織村民捐款捐物;每逢佳節,為孤寡老人、殘疾村民和困難戶送去月餅、米面油等慰問品和生活物資。當得知幫扶戶李大爺家中床鋪破舊不堪時,他立即協調單位送來新床并親手安裝。“劉書記真是我們的貼心人、暖心人!”李大爺的贊譽,代表了村民的心聲。為提升村民自我發展能力,劉曉充分利用各類資源。除組織黨員參加技能培訓外,他還推動實施“萬村女性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計劃”,豐富農村女性文化生活,展現新時代風采。這些舉措,不僅提升了村民的職業技能和文化素養,也為拓寬增收渠道、實現持續發展播下了種子。
從點亮一盞燈、疏通一條河,到建強一個支部、守護一倉糧;從解決十年電網頑疾,到創新積分治理模式,劉曉同志用腳步丈量民情,用實干詮釋擔當。在他的傾力付出下,在沁陽市煙草專賣局的全力支持下,西宜作村實現了由“軟弱渙散”到“凝心聚力”、由“環境洼地”到“和美鄉村”的精彩蝶變。這份沉甸甸的振興答卷,是焦作沁陽市煙草專賣局踐行社會責任、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生動縮影,更彰顯了一位新時代駐村第一書記的為民初心和實干風采。劉曉的駐村足跡,深深鐫刻在西宜作村邁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也印證了這樣樸素的道理:只要組織強了、干部實了、民心暖了,鄉村振興的道路就一定會越走越寬廣。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