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卷煙物流運行模式不斷變化 ,很多單位把卷煙配送業務外包給了第三方,一旦管理工作銜接不到位,就可能造成“三不管”現象,為安全工作埋下隱患。因此,在卷煙配送業務外包的情況下,亦應更加重視第三方物流配送車輛的安全管理,確保車輛、貨物、人身安全,為卷煙物流安全穩妥運行奠定堅實基礎。
一、配送車輛的種類及影響安全的要因
配送車輛是卷煙配送活動的重要載體,雖然屬于第三方,但卻體現煙草公司對外形象,配送車輛的行駛安全不僅關系到卷煙的安全,更涉及到人員和財產安全,是管理的重中之重。那么,配送車輛有哪些類別,并且影響安全的要因有哪些呢?
(一)配送車輛的種類
一般情況下,物流中心第三方配送車輛有以下幾種:一是指卷煙配送到戶在各條配送線路上行駛的配貨車輛,這類車輛在物流配送車輛中占比例相對較高。比如,淮安煙草共有29條配送線路,就有相對固定的29臺第三方配送車輛及送駕人員;二是機動配送車輛。配送車輛整天行駛在大街小巷、城市鄉村,人員、車輛故障等不可避免,這就要配備一定的機動車輛及人員進行特殊情況下的配送工作,這類車輛占比很小,但卻不可缺少;三是中轉對接配送車輛。也就是物流中心把需要對接卷煙配送到中轉站或對接點的干線運輸車輛,這類車輛載貨量較大,行駛路程較遠,有的甚至在夜間作業,是物流安全重點管控對象。
(二)影響配送車輛安全的要因
1.人的因素
人是配送安全的核心,配送車輛是在人的支配下進行工作,所以說人的因素是配送安全的重中之重。但是,因操作失誤、研判不準、思想麻痹等因素,往往發生安全事故的要因大多出現在人的身上。
所以說,保障配送安全首先要抓住人,要在人員的思想、素質及技能上下功夫。要做好預案、建章立制、加強培訓。人的因素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駕駛員,二是送貨員,三是車輛管理人員。
2.車輛因素
車輛性能是安全行車的關鍵。此外,轉向系統、車輪、燈光、喇叭、儀表、刮水器等部位的性能是否良好,也會影響車輛的正常行駛。漏油、漏氣、漏水、缺少后視鏡等問題也會直接或間接導致事故的發生
車輛具有良好的行駛安全性,是減少交通事故的必要前提。車輛的行駛安全性包括主動安全性和被動安全性。主動安全性指車輛本身防止或減少交通事故的能力。它主要與車輛的制動性、動力性、操縱穩定性、結構尺寸、視野和燈光等因素有關。
被動安全性是指發生事故后,車輛本身所具有的減少人員傷害、貨物受損的能力。提高車輛被動安全性的裝置有:安全帶、安全氣囊、安全玻璃、安全門、滅火器及隨車其他的安全工具等。
3.環境因素
一是氣候因素。由于刮風、下雨、大霧迷漫、烈日炎炎、下雪結冰等惡劣天氣條件,往往使車輛性能嚴重下降,駕駛人、隨車人和行人視線不清,從而影響到行車安全。
二是道路因素。道路設計不良,路面過于狹窄,影響會車、超車的安全;道路施工質量不高,路面強度、平整度、抗滑性能達不到規定標準,路口隔離帶樹木過高等影響送駕人員的視線。
三是行人因素。不同年齡、狀態的行人反映的特性也不同。老年人動作遲緩,兒童遇車容易驚慌,交通意識不高的行人突然奔向車前,這些都容易給行車安全帶來影響。
二、當前卷煙物流配送車輛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重配送效率,輕行駛安全。有的第三方駕駛員過分的追求工作效率,想提前結束配送任務,早點下班回家。超速行駛、疲勞駕駛等現象依然存在,認為只要不出問題,不發生事故,車輛安全管理工作就算過關,忽視了車輛行駛安全。
第三方配送駕駛員小王是有名的“快車手”,加之他所配送的區域離物流中心最遠,開車時可以說是分秒必爭,見縫插針。同車的送貨員經常提醒“開慢點兒”,他卻振振有詞“咱是快中求穩,到目前你看咱出過一點安全事故的嗎?!”。十次車禍九次快,“快中求穩”這種觀點要不得。
(二)重指標優化,輕維修保養。有的第三方片面的追求指標優化,輕視配送車輛的維修保養。有的配送車輛到了保養的時間不保養,該維修的時候不維修,認為只要車能跑起來就不急著維修和保養,導致車輛故障和隱患積少成多、毛病由小到大。
比如,第三方車輛管理人員過多關注維修費用的多寡,不斷地壓縮費用,從“海綿里擠水”。結果費用指標下來了,安全隱患卻上去了,物流中心要有責任、有義務監督第三方有錢要使在“刀刃”上,這種省錢方法要不得。
(三)重人文關懷,輕教育培訓。部分送貨班組過分的重視員工人文關懷,未能堅持班晨會和安全工作例會制度,會議召開不及時、不細致、不深入的情況時有發生,導致會議流于形式,忽略了對員工的持續安全教育培訓。
有的同志認為,車輛安全教育完全是浪費時間,抱著“整天摸著方向盤,誰不知道安全”的心理,認為平時多關心職工就行了,恕知“一日學一日功,一日不學十日空”,“散養”心態要不得。
(四)重銷售任務,輕作業時間。部分單位重視卷煙銷量的提高和效益的提升,卷煙投放不均衡、不合理,尤其是元春和中秋期間,卷煙投放量太大,配送人員無法按時完成配送任務,配送時間較長,甚至天黑還在進行配送,忽視了第三方配送駕駛員的身心健康,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比如,今年元春旺季期間,由于銷售大幅度增長,咱們每天的送貨量平均達到32萬條,特別是市直的送貨員有的送到深夜九點多鐘才結束收班。當日的配送任務算是完成了,但因為疲勞作戰、晚間行車,安全隱患卻是大大增加。
(五)重安全投入,輕安全管控。為保障配送環節安全無盲區,實現對第三方配送車輛安全運行的全過程管理,雖然在第三方配送車輛安裝了無線車載視頻監控系統和車載雷達,但后期安全設施設備的維護保養未能及時跟進,缺乏對安全新技術的管控。
比如某天我們想檢查一下配送規范服務情況,打開某一條線路時,卻發現網頁打不開,檢查原因是系統沒有及時升級,最后是系統開發商參與才把問題解決。在實施數字化、信息化安全管控過程中,因人為、硬件、軟件而發生安全管控不到位的現象時有發生,也給配送安全埋下了隱患。
三、加強卷煙物流配送車輛安全管理的對策
(一)抓責任落實,強安全基礎。
車輛交通安全是人命關天的大事,落實責任是做好交通安全管理的最主要手段。要堅持“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嚴格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加強對第三方配送車輛的組織管理,把交通安全管理作為安全生產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成立聯合監管交通安全領導小組,對第三方配送車輛的交通安全和駕駛員進行嚴格規范的監督管理。要按照“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原則,組織層層簽訂安全目標責任書,層層考核層層管,明確責任,落實到人,并通過開展安全檢查、安全例會,不斷強化交通安全責任意識。在落實安全責任制的過程中,一方面,對于出現的嚴重問題,嚴格執行“四不放過”原則,追究當事人和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另一方面,對于出現的一般問題,實行與當事人和責任人進行警示談話制度,增強安全責任人和當事人的責任感和危機感,確保安全管理責任落到實處。
(二)抓教育培訓,強業務技能。
每周開展一次第三方配送駕駛員安全教育,學習相關文件精神、業務知識和重大交通事故案例,引導駕駛員通過案例分析反思自身的業務缺點,及時糾正不良操作習慣,增強安全行車意識,克服松懈麻痹思想,全面提高卷煙配送的安全保障力度。
每月組織一次安全例會制度,把總結分析交通安全情況作為一項固定的重要內容,切實做好預防各類交通事故的發生。
每年組織一次輪胎更換、障礙駕駛、側方位移庫、定點停車等項目的技能比武,對駕駛員進行一次集中考評,從政治思想、業務技能等方面評先評優,排出名次,作為年度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
(三)抓車輛管理,強安全保障。
良好的車況是確保行車安全的重要基礎。加強車輛安全管理,要做到“管理有規范,維護有周期,檢查有標準”,杜絕車輛帶“病”上路運行,把不安全苗頭消滅在萌芽中。
一是在物流配送車輛使用方面,要結合實際工作需要,明確配送車輛的使用范圍和審批權限,嚴格實行“誰審批誰負責,誰用車誰負責,誰開車誰負責”的安全責任制,由送貨部協同第三方駐物流中心現場管理人員負責配送車輛統一調度、統一派發,并按要求填寫好用車記錄,如《派車單》、《物流配送車輛運行情況登記表》等。采用GPS定位系統,加強行車監控,確保送貨環節安全。
二是在物流配送車輛保養方面,要督促第三方配送駕駛員嚴格做好出車前檢查、途中檢查和回場后保養三個關鍵環節,督促駕駛員做好物流配送車輛的日常保養,確保物流配送車輛技術狀況良好。
三是在物流配送車輛維修方面,要監督檢查第三方通過招標具備相應資質的廠家進行物流配送車輛的保養和維修,保證配送車輛的修理質量。
(四)抓制度完善,強監督管理。
規章制度是駕駛人員的行為規范,是履行職責和處理問題的重要依據,也是保障交通安全的有效手段。
一是建立健全車輛安全檢查制度。加大交通安全管理監督力度,要聯合第三方積極開展定期或不定期安全大檢查和日常檢查,把交通安全納入生產經營的重要考核內容。檢查管理體制是否落實到位,檢查車輛是否帶病行駛,檢查駕駛員是否存在疲勞駕駛等。堅持車輛“一日三檢”制度,送貨車輛堅持每周開展一次技術檢查,每月開展一次全方位檢。駕駛員在出車前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對車輛提前進行安全檢查,杜絕行駛帶病車,從而杜絕車輛的安全隱患。
二是建立健全車輛使用審批制度。要結合實際工作需要,督促第三方明確配送車輛的使用范圍和審批權限,嚴格實行“誰審批誰負責,誰用車誰負責,誰開車誰負責”的安全責任制,由送貨部統一調度、統一派發。
三是建立健全車輛安全管理制度。要協助第三方建立車輛檔案,并逐車建立安全管理檔案,準確反映車輛的車質與車況等。嚴格執行節假日車輛“三交一封”(即上交車輛鑰匙、行駛證、駕駛員上崗證,定點封存車輛)制度。嚴格執行車輛回場停放要求,車輛使用完畢必須回到單位指定的地點停放。在配送車輛上裝置GPS安全行車記錄儀、電子眼等先進設備,對車輛行駛狀況進行實時監控,降低行車安全風險。
(五)抓人員管理,強素質技能。
駕駛員是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的關鍵,是交通安全的第一道防線。
一是建立和完善駕駛員檔案,實行一人一檔。詳細記錄駕駛員的文化程度、駕駛年限、健康狀況、教育培訓、車輛保養、安全行車、違章登記及事故、獎勵懲處、駕駛員駕駛車輛的變更、崗位的調動等情況。要嚴格實行《機動車駕駛證》管理制度,督促第三方與駕駛員簽訂《交通安全責任書》,明確安全責任。
二是建立健全駕駛員定期體檢制度。要求第三方每年對駕駛員進行體檢,特別是針對職業禁忌癥的體檢,檢查駕駛員是否患有高血壓、心腦血管等影響駕駛的疾病,是否存在癲癇、眩暈、器質性心臟病等禁止駕駛的疾病,駕駛員的體檢情況作為其能否上崗的重要依據。
三是建立駕駛員退出機制。明確第三方駕駛員退出崗位的具體情形,一旦發生退出情形之一的,責成第三方對駕駛員應予調崗,退出駕駛員崗位。
(六)抓事故管控,強警示教育。
加強對各類交通事故的控制、預測、監督,建立健全科學的預防機制和規章制度,以法規和行業制度來規范駕駛行為和配送車輛的運行,消除事故隱患。要求第三方對駕駛員實行安全風險責任制和年終安全獎勵制度,即全年未發生過任何大小事故的駕駛員,經自下而上評定,張榜公示無異議后,給予一定的行車安全獎勵;對發生交通事故的駕駛員,除了要承擔交通管理部門認定的法律責任外,還要根據事故的等級責任承擔一定比例的經濟責任。
“車輛安全無小事,安全責任重于泰山”。我們應該以學習重安全,以制度保安全,以管理促安全,積極開展駕駛員培訓,重視對第三方配送車輛安全的監督以及維護保養。只有這樣才能使配送車輛安全管理不斷完善,使得安全管理工作更上一層樓。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