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陽光溫暖和煦,窗外櫻花競相盛開,一列滿載卷煙的干線貨車緩緩駛進張家界市煙草專賣局(公司)園區,平安到達目的地。這既是物流中心每個工作日卷煙運輸中轉的場景,也是檢驗創新成果、改進措施應用的時機。在物流配送中心卸貨平臺處,幾名物流工作室成員早已靜心守候,等待多時。
去年5月,常(常德)張(張家界)物流順利實現區域整合,張家界市煙草專賣局(公司)緊跟發展新形勢,依托物流能人工作室(以下簡稱“工作室”)持續推動引智創新,積極解決一線作業面臨的實際問題,結合區域物流特點與要求,從途損管理、人員檢測、中轉防護三方面開展微創新,有效提升物流整體運行效能。
小巧彈簧繩,“圈住”平安牢靠?
“你看,有了這根繩子在籠車頂部進行綁扎固定,干線運輸的時候就可以有效防止煙包因振動搖晃而掉落,從而減少途損現象發生。”配送員侯艷紅邊說邊演示,只見她熟練地用繩子一端的扣環勾住籠車,再把繩子繞過籠車頂部甩到另一側,最后調整適合的松緊力度并固定住扣環,整個過程不超過20秒,單人即可獨立操作,并且能根據煙包情況靈活調整,簡便高效。
(作業人員利用彈性繩固定籠車煙包)
自張家界物流中心去年實現區域整合以后,原倉儲分揀、打包及裝載等環節轉為異地作業,過程難以實時把控,新增的干線運輸里程也增加了許多不可控因素,導致煙損現象比以往更加凸顯,零售客戶對此多有怨言。針對此情況,工作室自3月起組建專項攻關團隊,通過駐點倉儲中心實地調研、全程跟車記錄干線運輸作業等系統性研究,最終鎖定車輛行駛中產生的多頻次震動導致煙包位移墜落這一核心癥結。
在解決方案論證階段,團隊綜合行業專家、運輸方及設備供應商意見,創新提出防護網加裝、固定擋板改造、動態裝載優化等多元化改進方案。經多維度可行性評估及實裝測試數據比對,結合物流作業效率、改造成本及實施周期等關鍵指標,最終選定兼具減震效能與操作便捷性的“彈性繩綁扎”技術方案。
當前該技術方案已在全市非"甩掛"模式車組實現全面覆蓋,推廣覆蓋率突破75%,同步形成“綁扎固定-運輸解綁-逆向回收-二次分揀”標準化技術流程。項目組通過持續迭代優化,重點針對繩體長度公差控制、高彈力復合材質應用、快拆式扣環結構等關鍵技術參數開展15項適應性改進,使單次作業耗時縮短40%。經數據驗證,彈性繩技術實施后,全市煙包破損率同比下降24.71%,全市損煙處置占比同比下降46.43%,物流配送服務客戶滿意度同比提升12.6%,行業標桿效應初步顯現。
智能檢測臺,“識破”事故風險?
4月初,在物流配送中心一樓停車區過道悄然亮相了一臺智能存取設備,這臺被員工稱為"黑科技儲物柜"的裝置采用極簡工業風設計,金屬機身鑲嵌著嵌入式液晶屏,頂部配備廣角攝像頭,其智能化操作界面與ATM終端頗有異曲同工之妙。尤為引人注目的是柜體右側的傳感裝置,形似醫療檢測設備的外形設計,不時閃爍的指示燈平添幾分科技未來感。
自投入使用以來,這個兼具實用與觀賞性的設備迅速成為焦點。每天清晨,配送司機們每天出車前都會來此地“報道”,更有不少好奇的員工專程前來參觀,現在已經逐漸變成了物流配送中心的“網紅打卡地”,原本嚴肅的物流作業區竟演化成獨具特色的科技展示角。
這其實是一臺集合多種功能的酒精測試柜,駕駛司機上崗前需到這臺設備前進行人臉識別,接受酒精吹氣檢測,認證通過后方可開啟鎖箱拿取車鑰匙。酒精測試柜的投入運用,從源頭消除了酒駕隱患,構建起“檢測-認證-授權”的閉環管理機制,促使駕駛員形成上崗前自律機制。鑰匙柜的數字化集中管控,依托權限分級管理系統,也有效杜絕了車輛私用現象,通過全流程電子臺賬實現“領取有記錄、歸還有驗證”的精準監管,形成人車匹配、過程留痕的新型管理模式。
(配送司機上崗前接受酒精測試)
區域整合后,張家界市局僅保留了配送作業這一項業務職能,就如何實現更精準高效的日常管理,把“我要管”轉變為“讓你查”,張家界市局做出了一些有益探索:通過集成流程可視化監控、人員動態管理、作業標準執行、進度實時追蹤、物資智能調配五大功能模塊,推動管理模式從被動監管向主動受檢轉變;系統自動采集作業數據實時上傳云端平臺,在強化規范意識的同時,顯著提升卷煙物流“全領域覆蓋、全流程閉環、全要素管控”的精細化管理水平,推動卷煙物流工作數字化轉型向前邁進。
牢固皮帶鎖,“增益”作業保障?
元春期間,工作人員在日常安全巡查過程中發現裝卸作業環節存在安全隱患:由于卸貨平臺與干線車貨箱底面存在一定高差,連接兩者的橋板呈現約10-15度的傾斜角,卸貨平臺高出地面約1.4米,邊緣未設防護裝置,中轉作業時籠車可能隨著橋板坡度自然滑落導致跌至地面,存在人員傷亡與貨物損毀雙重風險。
針對這一痛點,工作室踐行“問題從現場來、方案到實戰去”工作法,組織成員全程參與卸貨作業,實測籠車下滑臨界角度,記錄工人操作習慣,經過前期調查研判,聽取裝卸工實操反饋,統籌考慮效率、成本、便捷等諸多因素,最終工作室選擇皮帶鎖方案,實現安全防護與作業效率的精準平衡。
皮帶鎖創新方案包含三大核心技術:一是雙錨點定位系統,在平臺墻體與貨車尾門兩側對稱設置4組熱鍍鋅鋼制錨環,經承重測試單點抗拉強度突破8噸;二是自適應緊固裝置,采用軍用級尼龍織帶配合棘輪鎖緊機構,3秒即可完成雙側同步張緊,形成封閉式作業禁區;三是智能防呆設計,橙紅色警示織帶搭配自鎖快拆扣,既實現"未系皮帶不開工"的強制防護,又確保30秒內完成拆裝周轉。經實測,繃直后的織帶可有效抵消15度坡道產生的下滑力,配合防滑橋板使用,徹底杜絕籠車位移風險。
(作業人員利用彈性繩固定籠車煙包)
該裝置投入應用后成效顯著:選用高分子聚乙烯材質的織帶耐磨指數達軍方MIL標準,抗拉指標強,防護效果突出,單件成本不足傳統防護欄的1/5,且可適配所有籠車,貨箱等車。特別設計的伸縮收納包實現“即用即取、零占地存放”,相較傳統固定式防護設施,其對成本投入,作業空間,養護頻次的要求大幅下降。目前該裝置已推廣至區縣中轉站,基層員工評價“一條皮帶三道鎖,省力省心更保險”。
在推動科技創新工作出新出彩、實現物流工作“精益高效、協調共享、綠色循環”的過程中,張家界市局始終秉持“現場即戰場、問題即課題”的創新理念。皮帶鎖裝置的誕生,看似是“尼龍帶+鐵扣環”的簡單組合,實則是立足場景的深度創新——用柔性防護替代剛性圍欄,用可變結構破解固定難題,用6元/米的織帶解決6萬元/臺的設備痛點。這種“四兩撥千斤”的巧思印證著:科技創新不在投入大小,而在用心深淺;不在設備高低,而在施策準度。只要堅持從毫米級改進做起,定能積小勝為大勝,在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上蹚出獨具特色的創新之路。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