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兒這篇文章,是我強忍著憤怒,盡量平復下來心情寫下的。
有仇不報的人,也是有恩不報的人。我不做有恩不報之人,這同時也就意味著,仇,該報的時候一定得報。
有些人可能就不懂了?雪茄圈就是個名利場嘛,大家一起風風光光的吃吃喝喝,順便聊聊百個億的小項目。一片歲月靜好,清風自來的景象,哪有什么仇結的什么怨?
抱歉,我今天要來潑冷水了。事實上在雪茄這方江湖里,還有它不足為外人所道也的陰暗面。
1、
買假貨是“省錢”
但它假你也真不了
我們曾多次提到真假雪茄的問題及辨識方法。畢竟,鬼知道有多少雪茄客,一輩子沒抽過一根真雪茄(對燈發誓,真沒夸張)。
新看到一個數據。早在 2003 年,就有哈伯納斯方的內部人士人放消息說,古巴海關在 2002 年沒收了約 700,000 支雪茄——而在只是杯水車薪。包括在今天的美國,所賣的古巴雪茄大多數都是假冒的(這個大多數是多大呢?據資料,保守估計是 95% )。
但今天更想說的是,我們不妨換個角度思考,為什么假雪茄這么多?還不是因為買賬的人多嗎?你不買它不就沒有了嗎?有這檔子需求,自然就有虛假繁榮的市場,這才是真正讓人細思極恐的地方。
這也就意味著,有些人從踏入雪茄圈的第一天開始,就打算混。
笑精神了
媒體孜孜不倦宣傳的刻板認知是,雪茄是成功者的標配。像在釣魚圈,有著清晰的鄙視鏈,之前看到有人說“水滴鄙視紡車,紡車鄙視手竿,手竿鄙視海竿,海竿鄙視一切不用竿子的釣魚,比如土炮、手線、霸王捆、錨鉤,然后以上這些人再共同鄙視電魚網魚的。”
那么是不是也可以說,玩茄只要肯砸錢,就能在圈子里混到上流階級。
家里沒個幾套房誰敢把錢這樣燒?不好意思,還真有。
畢竟抽假雪茄,花不了什么大錢啊(每天抽,可能比每天吃豬肉都便宜)。
包括雪茄配件,買山寨貨不也能湊合使使。但世界上絕沒有一本萬利的事。這么干最大的風險在于,它假你也真不了。
誰要是啪的一下,很快拿啊,出一個山寨的雪茄盒,很難不讓人情不自禁展開聯想:
這人是不是也抽假雪茄?這人是不是也戴假標背假包穿假大牌?這人是不是一開口就是滿嘴跑火車?
現在人都這么忙,試問誰又愿意跟這種人深交。所以注意看,這段小標題里的“省錢”倆字,我是給加上引號的。
2、
揭秘雪茄圈人群的
金字塔結構
馬克吐溫在《The New Gilded Age》里道盡了鐵路、工業、礦業的急速發展,如何令經濟坐上火箭。而今時今日的財技、科技,更是以更魔化的手法變出億萬富翁。但,并不是所有的億萬富翁都抽雪茄。
那么,雪茄圈人群的結構,又該如何劃分呢?
好辦,完全可以參照《Very Important People》(簡稱 VIP)這本書里,對頂級派對圈里人們的分層。
作者是波士頓大學的社會學副教授 Ashley Mears,曾是模特的她,太清楚在名利場中,美貌、名氣、權利和財富的多邊關系。
按照 Mears 的觀點,玩家素質普遍較高的頂級派對圈,依然有條等級分明的鄙視鏈。分別是:大鱷>名人>精英>湊數者>貧民。
大鱷和名人,是會用香檳浴為夜店制造話題的頭部玩家(比如 J碧昂絲老公JAY-Z,曾一晚狂點 40 瓶黑桃 A 香檳)。精英是向俱樂部提供穩定資金的實力買主。至于“湊數者”和“貧民”,在鄙視鏈低端。
在夜店黑話中,沒錢、沒人脈、沒名氣,只在賣相上占優勢的人,只能當湊數者。湊數者處于等級制度底層,他們的存在只是為了讓俱樂部看起來不至于空蕩蕩。把一切都穿在了身上,出入各種高端局,也只是為了找 ATM 機。
同理,不要以為抽雪茄的都是成功精英。
寫到這里,我腦海中不自覺浮現的畫面是:遠遠的掛著一塊雪花肥美的紅肉,瞬間,無論老錢或新錢,都朝那里奔去。但當真正靠近那片雪花的時候,卻發現,哦,原來這塊肉早就被蒼蠅給盯上了……話就到這里,懂的自然懂。
3、
雪茄的本質是什么?
雪茄的本質是一種審美
之前有天跟大龍寬叨叨,說最近選題沒靈感,不知道寫啥好。他說你有沒有意識到一個問題,就是很多人抽了很多年雪茄,但卻不懂什么叫雪茄的審美。我剛是一愣,后來細琢么,確實。
在他看來,首先得把雪茄沙發給拉出去斃了(可以放雪茄、威士忌,自動的那種)。畢竟人縮一團,一坐坐半天,很難有美感可言。
之前還看到一篇很受用的文章。里面提到說,按照我們傳統儒家雪茄的理解,人和動物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人有高級的、精神的需求,包括道德、奉獻的需求,以及——
審美的需求。這些需求不同于物質功利的需求,而是對于物質功利需求的超越,是對于個體生命的感性存在的超越。
這些好像是虛頭巴腦,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實際上是一種客觀存在,是別人能夠感覺到的。這也是為什么,我們總覺得雪茄客這群人,自帶強大氣場的原因。
最后想說的是。雪茄從來不是炫富的道具。
更多的時候,雪茄是一面鏡子。
它淺你就深不了。
它假你也真不了。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