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雪茄的兩個神話
為了吸引新的消費者入局,高端雪茄產業(yè)一直在探索:對其深深根植于過去的陳舊美學觀念進行革新的方式。在這個不斷探索的過程中,無數曾經的雪茄品牌逐漸消逝于人們的記憶中,同時也演繹出一幕幕不朽的傳奇。
曾經的雪茄產業(yè)如今可謂是鳥槍換炮,這門古老的煙霧吞吐藝術如今有了嶄新的外觀。不但供貨量非比往常,得到了很大拓展,更是擁有了嶄新的包裝設計、嶄新的型制尺寸以及更為多元化的產地和色彩,總之現在有一個嶄新的、改良的美學觀念,終結了那個傳承數百年的、頑固如磐石的、預示著暗淡未來的關于雪茄的名言:“看!就這雪茄啊!我爺爺那時候抽的就這個!”
這個變化可不簡單,要知道雪茄產業(yè)是一個以傳統(tǒng)信條為核心價值的行業(yè),與我們所熟知的其他行業(yè)的那些朝氣蓬勃的、能夠輕易融入新時代的廠商不同,他們只是一個由小微品牌、家族式的作坊以及個體手藝人組成的松散群體,能夠在保有自身傳統(tǒng)的前提下完成這個改良,真的是付出了極為艱辛的努力。在這個改良過程中,許多曾經的雪茄品牌和傳統(tǒng)都被丟入遺忘的角落,就好像它們從未存在過一般。在六十年前曾被認為是不可或缺的、萬不可丟棄的雪茄世界的精粹元素,如今已無人關注、無人問津,甚至無人記起了。而同時,還有一些雪茄品牌則創(chuàng)造了自己的神話。“神話”這個詞我們要從其最嚴格的定義去理解:神話就是用一半傳說一半史實書寫的歷史,史實經過扭曲、放大并在大眾文化的滋養(yǎng)下壯大。歸根結底,這就是神話的含義,作為人類,我們多多少少都應當給予敬畏。
這些神話是大眾文化影響的產物,而不是什么營銷部門的傳神之作。有些雪茄品牌,雖然至今仍在市面上銷售,實際上已歸入歷史的塵埃中了,但是它們都曾經是雪茄客們精神世界的組成部分。
? ?第一支高希霸長矛系列? ?
高希霸長矛雪茄系列無疑就是一個神話。這是一個相當現代的神話,因為雖然高希霸品牌誕生于1966年,但卻直到1982年才真正上市。關于這個品牌有太多的傳奇故事了,甚至于該品牌位于哈瓦那拉吉多(El Laguito)的生產工廠也被稱為“神秘之家(La casa de los misterios ) ”。
要講述這個神話,我們要從一個神秘的數字開始,古巴人總是執(zhí)著于這個數字的精確性,實在是有些過于執(zhí)著,不過在他們想要強調某事時總是這樣:菲德爾?卡斯特羅一生中曾經歷過639次暗殺。在這些失了手的刺客們所用過的五花八門的兇器里,自然少不了各類腦洞大開的、以雪茄為載體的毒藥和爆炸物了。
即便如此,司令官大人也不打算戒煙,無奈之下,他的衛(wèi)隊長,比恩夫尼多?佩雷斯?薩拉扎(Bienvenido Pérez Salazar),綽號“發(fā)卷(Chicho)”開始把自己抽的雪茄提供給卡斯特羅。這些雪茄又細又長,是他當時在保爾拉拉尼亞加(Por Larra?aga)卷煙廠工作的侄子愛德華多?里維拉(Eduardo Rivera)特地卷制給自己抽的。這些由愛德華多不用模具卷制的土法雪茄不僅受到了卡斯特羅的青睞,在切·格瓦拉(Che Guevara)品嘗過之后,也馬上追加了訂貨,隨后在古巴革命兩巨頭的影響下,風靡了整個古共高層圈子。這個雪茄被命名為高希霸(Cohiba),是由卡斯特羅的女助手塞利婭?桑切斯(Celia Sánchez)取的名字。隨后就是尋找合適的地點及置備生產設施,由里維拉擔任生產指導,帶領一群完全由女性組成的卷煙工進行生產。廠房是一棟位于哈瓦那偏僻的拉吉多(El Laguito)居民區(qū)的一棟廢棄殖民時期風格建筑,該建筑過去屬于富勒(Fowler)家族,這就是“神秘之家”。于是,一個神話誕生了。
▲拉吉多(El Laguito)工廠
1946年,日內瓦? ?
再往前回溯二十年,在瑞士的日內瓦,好友蒙特利(Hoyo de Monterrey)品牌的擁有人費爾南多?帕拉西奧斯(Fernando Palacios)找季諾·大衛(wèi)杜夫(Zino Davidoff)共進晚餐。后者是一位俄國人(按說今天我們應該稱之為烏克蘭人,但是他實際上是出生于1906年沙皇時代的俄羅斯),是當時全世界最有名的一個雪茄商店的老板。他的成名要歸功于——除了他的激情、想象力、對于煙草行業(yè)的豐富知識以及對于雪茄的愛好以外——一筆意外降臨的橫財,有時候偉大人物功成名就確實需要那么一點運氣。
1940年時,當德國人已經打到巴黎城下時,法國國家煙草專賣公司(SEITA)剛剛接收了一批來自古巴的兩百萬支雪茄訂貨,眼看巴黎即將淪陷,古巴人開始擔心起來,害怕財貨兩空。于是,煙草工業(yè)發(fā)展局(SEITA)的一個主管找到了季諾?大衛(wèi)杜夫(Zino Davidoff),愿意將整批貨以低價轉讓給他,主管對他說,“我不愿意這些雪茄落入德國人的手里。”大衛(wèi)杜夫不得不求助銀行借了一大筆錢,才把這批貨從德國人的手里“救”了出來。到了1946年,戰(zhàn)爭結束之后,百廢待興,各種物資都極度匱乏。然而,在日內瓦一家商店的倉庫內卻堆滿了古巴雪茄。雖然在此之前,商店就已經相當有名氣了,但是,正是從這個時候起,它才具有了世界級的盛名。
所以,當古巴雪茄生產商來到歐洲尋求開拓市場時,自然而然地來到了日內瓦找大衛(wèi)杜夫。費爾南多?帕拉西奧斯(Fernando Palacios)當時是好友蒙特利(Hoyo de Monterrey)、高雅(La Escepción)及潘趣(Punch)品牌的所有人,他向大衛(wèi)杜夫提議創(chuàng)立一個新的雪茄系列品牌來喚醒歐洲市場對于雪茄的消費欲望。
莊園( Chateau)系列? ?
季諾?大衛(wèi)杜夫(Zino Davidoff)本人在上世紀60年代的一個電視節(jié)目中講述了這段往事。這段視頻在youtube上還能找到。對于帕拉西奧斯(Palacios)的提議,季諾說道:“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個創(chuàng)意,要知道,我是個缺乏創(chuàng)意的人,但是,這次,我有。”這句話從某種意義上,完美折射出了這個煙草巨子的個性。他竟然說自己是個“缺乏創(chuàng)意的人”,要知道,這個人幾乎創(chuàng)造了雪茄世界的一切。
“我是個缺乏創(chuàng)意的人”,他說,但是他非常喜歡波爾多的葡萄酒,“那些名字聽起來就有親和力,滴金酒莊(Chateau d’Yquem)、瑪歌酒莊(Chateau Margaux)、拉圖酒莊(Chateau Latour)等等”,季諾向帕拉西奧斯(Palacios)建議創(chuàng)立一個雪茄中的莊園(Grand Cru)品牌系列,其產品,不僅僅要在名稱上,更要在實質上同波爾多的列級酒莊(Grand Cru)的地位平齊。
于是雪茄世界的另一個神話誕生了。雖然當時還未采用大衛(wèi)杜夫的品牌,而是使用了好友蒙特利品牌,直到1968年才改名,但不可否認的是該系列雪茄是為季諾的日內瓦商店定制的:侯伯王莊園(Chateau Haut-Brion)系列,尺寸為102mm x 40(型號perla);拉菲莊園系列(Chateau Lafit),尺寸為116 mm x 40(型號franciscano);瑪歌莊園系列(Chateau Margaux),尺寸為129 mm x 42 (型號mareva);拉圖莊園系列(Chateau Latour),尺寸為142 mm x 42 (型號Corona);以及滴金莊園系列( Chateau d’Yquem),尺寸為152 mm x 42,是一個加粗的皇冠(Corona)型號,其后即停產。
▲大衛(wèi)杜夫莊園系列
當時的雪茄都不帶環(huán)標,采用木盒包裝,盒子為柜式帶滑蓋樣式,整個設計的靈感都來自那個“沒有創(chuàng)意的人”,內裝雪茄二十五支,用絲帶扎成一捆。最令人驚訝的是,這個日后揚名世界的莊園系列雪茄的創(chuàng)立竟然沒有簽署任何合同,僅憑口頭的承諾就立約,這個真的可以說是君子協(xié)定。
對于今天的我們來言,如果一個知名的紅酒品牌,如波爾多或者是西班牙的里奧哈(Rioja)這樣的品牌,如果像近一個世紀之前的這幾位先生那樣僅憑口頭之約就出讓自己的品牌給別人,真的是不可想象。季諾?大衛(wèi)杜夫(Zino Davidoff)當時是給他們打了電話,他們均同意授予他品牌的使用權,且無需支付品牌的知識產權使用費。
?神秘之家? ?
1959年,古巴革命成功,整個雪茄的世界隨即天翻地覆。1962年,國營古巴煙草公司成立,負責所有同古巴煙草相關的運營事宜。而當時的歐洲已經從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廢墟中重建起來,日內瓦的大衛(wèi)杜夫商店也已經成為了整個上流社會煙草消費的中心。這里是全球煙草界的圣地之一,數不清的知名人士、電影明星、當紅作家、王公貴族、政商名流等都成了大衛(wèi)杜夫的客戶和好友:像奧爾森·威爾斯(Orson Wells)、鐵托元帥(Mariscal Tito)、摩洛哥的雷尼爾親王(Rainiero)、埃及的法魯克國王(Rainiero)、阿圖爾·魯賓斯坦(Arthur Rubinstein)等等,名單可以很長很長。
古巴人當時向季諾?大衛(wèi)杜夫(Zino Davidoff)提議將好友蒙特利(Hoyo de Monterrey)的莊園系列轉為他的自有品牌,使用他自己的環(huán)標(就是今天大衛(wèi)杜夫所采用的白色環(huán)標)。經過漫長的協(xié)商,終于在1968年誕生了大衛(wèi)杜夫品牌,其產品直到1991年前一直在古巴生產。季諾并未對該品牌的使用設置許多條件。他本人自從上世紀20年代,即他的青年時期起就愛上了雪茄,他移居古巴,潛心學習、研究所有與頂級雪茄相關的種植、初加工及精加工的知識和工藝。在他三十多歲回到日內瓦時,致力于經營他位于市場街的商店。他的父親,希雷爾?大衛(wèi)杜夫(Hilel Davidoff)之前創(chuàng)立這家店用于他的卷煙煙絲的生意。從古巴回來后,“沒有創(chuàng)意”的季諾著手建造了史上第一個雪茄保濕房。
季諾創(chuàng)立大衛(wèi)杜夫品牌給國營古巴煙草公司使用,其條件正如我之前所說的,簡單但極其關鍵:品牌屬于他所有,且他本人要對煙草的原料選擇及生產工藝擁有控制權。古巴人同意了,產品的生產由拉吉多(El Laguito)工廠,即“神秘之家”負責。
在拉吉多工廠,卡斯特羅的衛(wèi)隊隊長的侄子愛德華多?里維拉(Eduardo Rivera)正率領一批卷煙女工為司令官生產雪茄。莊園系列雪茄停產,但是其木盒滑蓋的包裝以及絲帶捆扎得以保留,并在隨后新推出了三個新的廠標:一個長矛(lancero),即大衛(wèi)杜夫1號,一個賓麗(panetela),即大衛(wèi)杜夫2號,還有一個塞奧娜(seoane),即大衛(wèi)杜夫女大使(Ambassatrice)。
這個賓麗(panetela)款型,即大衛(wèi)杜夫2號,尺寸為152 mm x 38,至今仍在生產(只是產地換到了多米尼加共和國,使用的是多米尼加的茄芯和厄瓜多爾的茄套),成為了雪茄巨子季諾?大衛(wèi)杜夫一生的最愛。今天就說到這里,但是可以說,這真的算是個神話了。
本文轉載自《雪茄專家》雜志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yè)發(fā)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