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的時候,有人說中國雪茄有歷史,沒文化,當時很多人,轉發或者是復制粘貼的這篇文章,可以看出很多人是認可這個觀點的,沒想到到了2020年還有人發文說中國沒有雪茄文化。你要說國產雪茄沒有古巴的好抽我是服氣的,你要說有歷史沒文化,我不敢茍同。
他有舉例來證明:第一個,說美國某一所高中,高中畢業的時候,同學們都有吸食雪茄的傳統來慶祝高中畢業,把這一傳統稱為畢業慶祝雪茄,這是雪茄文化嗎?是的,但我覺得這是一種文化糟粕,在中國你能想象你的女子或者一群十七八歲的學生在校園叼著雪茄在校園慶祝的樣子嗎?
第二個,冠軍雪茄,最出名的是喬丹跟詹姆斯,在NBA獲得總冠軍以后,叼著雪茄出現在了新聞發布會現在。
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中國的運動員,例如,易建聯或者周琦獲得了CBA的總冠軍,叼著雪茄進入發布會現場,甚至在記者提問的時候還在吞云吐霧,這種場面我相信大多數人不會為他叫好,我估計第二天全網都是罵聲一片說什么話的人都有。籃球是一個集體運動,靠一個人是拿不了冠軍的,強如喬丹在沒有皮蓬的時候也沒有拿到過冠軍,但冠軍雪茄我覺得完全是個人英雄主義的表現。每個國家有每個國家的文化,不是說國外有的我們沒有,那我們就是沒文化了。
再說說我們國家雪茄的文化他在哪里,文化是思想,在清朝末年當我們產生強烈的民族意識的時候,我覺得我們的種子已經開始發芽,1919王叔言開啟了自己的實業救國之路,成立了益川工作社,開始了中國雪茄企業化之路,先后推出“愛國”、“工字”、“大雪茄”等品牌來對抗外煙,深受廣大群眾好評。
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這時候的王叔言,他的雪茄工廠出產雪茄已達到一年上億支,占全國總量的95%,成為了民族企業的代表。戰爭全面爆發后王叔言以極其低廉的價格將絕大部分雪茄供給奔赴前線的川軍戰士,聊以慰藉戰士們的思鄉之情,益川工業社會也成為了一面抗戰的旗幟,代表了同仇敵愾與永不屈服的精神。之后戰爭雖然勝利了,但多年的戰爭已經掏空了國人,加之國外雪茄的低價傾銷使得很多小雪茄廠倒閉,益川工業社也是瀕臨倒閉,直到1951年政府接納了益川工業社,益川工業社才迎來了轉機,而長城這個品牌也孕育而生。這些難道不是我們國家雪茄獨有的文化嗎?
再說到新生長城的,我們有很多的紀念雪茄,
長城生肖年份雪茄
長城澳門回歸20年紀念雪茄
長城.奇跡改革開放40年紀念雪茄
這些雪茄每一款背后都有屬于我們自己國家的文化。
如果說必須得在重大場合出現雪茄才算雪茄文化,那么請你了解一下長城國禮系列。長城 (GL.1號)專門拿來接待外賓的一款雪茄。
長城(GL.埃菲爾)
長城(GL.高山王國)
長城(GL.1978)
長城(1919.99周年限量版)
這些雪茄背后蘊含的故事不是文化嗎?
所以毫不客氣地說,我覺得說中國雪茄有歷史沒文化的某些人,是跪的時間太久,沒有站起來的表現。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