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還會聽到這樣的提法,說點雪茄的需要先烤一下雪茄,然后再點燃;抽雪茄的時候把雪茄從保濕盒里拿出來后需要先醒一醒,然后再點燃雪茄。
先說烤雪茄這事,一直雪茄在點燃之前先用火焰撩撥,這很容易讓雪茄和火焰接觸的地方焦黑,我們直觀的感覺就知道這么操作可能不合適。事實是雪茄直接點燃,不用經過烤這個步驟。
那么點燃雪茄之前烤一下這種提法是從哪里來的?
雪茄在火焰上方烤一下,是來自制作雪茄的工人。雪茄工人如果卷好雪茄要馬上抽,就會把卷制好的雪茄在火焰上方快速烘烤一下,這是為了讓粘合劑迅速干燥凝固,這樣雪茄在抽的時候更好保持完整。
(以前的雪茄油燈)
十九世紀中葉的時候,歐洲有些雪茄店也會有駐店的雪茄卷煙師,現場卷制完后也會用桌上的雪茄油燈略為烘烤下,然后提交給客人點燃。這個操作最后就傳成了雪茄在抽之前需要烤一下,其實完全不用。我們拿到的雪茄粘合劑早就凝固,拿到一支狀態良好的雪茄,不管使用噴槍還是火柴,完整、高效的直接點燃就可以了。
至于醒雪茄套用的是醒酒的概念。醒酒的作用是讓酒充分的呼吸,通過氧化作用來柔化單寧,讓酒的味道更加成熟圓潤,這是一個喚醒過程。雪茄沒有喚醒這一說,日常保存雪茄,雪茄就是在一個最合適、穩定的環境中生長。本來就是在活躍的醇化,抽的時候不需要喚醒。
之所以有醒茄的說法,實際上是一種誤解。
把雪茄從保存環境中拿出來,放到自然環境中一段時間再抽,這是上世紀初的做法,本質是一種儀式感。
以前沒有電子保濕柜,雪茄的儲藏環境其實并不能調整。不過很多歐洲貴族都有地窖,雪茄放到雪茄盒內再放置到環境非常穩定的地窖中。
抽的時候把雪茄從地窖里面拿出,然后把雪茄放到抽煙房的雪茄套件內,這里的雪茄套件可以是雪茄托盤、雪茄罐子、雪茄支架、雪茄展示盒等等。客人進入雪茄房內,再從這些放置在桌上雪茄套件內把雪茄拿出來抽。
(以前的雪茄套件)
這么做有兩個原因,最終主要的其實是抽雪茄的貴族規范,這一點以前文章做過介紹。過去抽雪茄的規范比現在繁瑣很多,需要有獨立的雪茄房,客人進入雪茄房還要換上雪茄夾克,雪茄的呈現方式也多種多樣,這點從現在遺留的很多雪茄套件就能看出來。多一道工序就多一個規范,多一個規范就意味著更有風范。
第二個原因是,為了讓雪茄濕度降低,以前的雪茄40環徑就算是很大環徑的雪茄了,這類細環徑雪茄對濕度更為敏感,如果濕度高了因容易影響雪茄的透氣性,抽起來會有阻塞感。同時地窖的濕度又相對高,把雪茄從雪茄盒內拿出來,先放到雪茄托盤內,能夠降低濕度,抽起來更順暢。
現在這兩個因素都不存在了,雪茄的保存環境也比以前好很多,抽雪茄的時候也就不存醒這種操作了。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