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末民初,長城雪茄的發源地——四川什邡一個叫張興發的煙農,也因為其“偶然”的發現,揭開了煙葉發酵的新篇章。
我們知道,雪茄煙葉采摘下來之后,需要進行晾制和發酵處理。發酵,是煙葉處理非常關鍵的一環,發酵的好壞,將直接決定煙葉品質。
當時農民將曬制過后的煙葉堆積在一處使之繼續醇化,以降低煙葉的刺激性和雜氣,但經這種方法處理后的煙葉仍然雜氣重,勁頭大。
張興發也是眾多煙農中的一名,他絞盡腦汁想辦法改善煙葉的品質。
他嘗試過提高煙葉的水分,使發酵更加劇烈,但這樣發酵后的煙葉苦味加重;他也嘗試過增加堆垛煙葉的重量,但這樣煙葉包芯溫度會很高,煙葉會燒壞,雜氣更重;他還試著增加煙葉發酵的時間,但這樣煙葉的香味損失很大……
就在他一籌莫展之際,偶然的一個清晨他剛起床發現昨晚剩余的粥被老鼠打翻了全灑在煙葉上面,他心痛不已,因為當時生活條件差,大米非常珍貴,每一頓只能放很少的大米熬米湯喝。
為了發泄心中的氣憤,隨手把沾滿米湯的煙葉扯了下來卷成煙筒抽了起來,結果讓他非常吃驚,煙葉的刺激性減少了、醇和度提高了,一直困惑他的問題似乎找到了解決的方法。從此他便對此方法進行研究,最后他發現將大米炒糊后熬成水噴灑在煙葉上進行發酵效果更好。
糊米水發酵的主要流程是在鐵鍋中將大米炒焦,而后加水熬煮成糊米水,將糊米水過濾冷卻后浸泡煙葉,最后進行碼堆發酵。
人類歷史上所有看似“偶然”的發現,其實都是上天對于專注于某件事情的人的獎賞,唯有專注,方有所獲。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