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茄,于國人來說,顯然是一個舶來品。即便放眼全球主要消費市場,雪茄往往也以進口為主。
雪茄以其全球化、國際化、社會化和現代化大流通,串聯起農業、工業和商業,可以說是商品現代流通的最好范例之一。
正因為如此 ,雪茄理應具有兼容并包的文化屬性。
當前,借由高度發達的社會化分工,雪茄從原料、加工和貿易等全鏈條,已然實現了融合發展。
正如舊文《中國文化,應積極與全球雪茄產業融合發展》所言,東西方文化正加速融合,聯名款雪茄正越發受到關注和青睞……
雖然,行業內外正大力營造中式雪茄文化氛圍和培育中式雪茄消費市場,但是雪茄文化中仍有不少“壁壘”難以打破。譬如,古巴雪茄和非古雪茄,仍存在不可逾越的界限;國產雪茄和進口雪茄于茄客而言,認可度還存在一定差距……
尤其是,隨著中式雪茄消費群體的不斷擴大,雪茄“圈層文化”、“鄙視鏈”等似乎悄然出現。話說,作為相關從業者和愛好者,還就真實感受過莫名奇妙的惡意。
事件1:一位搞科研的朋友預算¥1.5萬元,想多買幾支古巴雪茄了解一下古巴雪茄質量特點。小編介紹了一位雪茄零售商,但由于預算太少,被冰冷地拒之門外。
事件2:小編及朋友們在國外購買了一些雪茄,出于對國內外價差的好奇,便咨詢了一位國內零售商。那位圈子里的人物,僅僅在看到一張照片后,就極盡羞辱之能,武斷地說“一看圖片就是假貨”……“被圈里人看到了會被笑掉大牙”,甚至還莫名其妙地說什么“要是拿去送禮被認出來會很丟人”……
我試圖去揣測,雪茄圈里的人為什么會有這種惡意。
我想,或許是源于雪茄的“奢侈品”屬性吧。對于他們看來,雪茄,尤其是動輒上千上萬的高希霸是成功人士的符號,普通人根本“不配”擁有,或者說普通人即使有也是為了裝B?就像小鎮青年掏出蘋果手機,也一定會被他們嘲笑為華強北一樣。
然而,只是我沒有告訴他,與同行朋友(包括美國某大學煙草實驗室負責人)一起花了真金白銀消費了雪茄,純粹就是認可雪茄產品和雪茄文化而已。否則,動輒上千一支、上萬一盒的雪茄,同行朋友也不會那么爽快地刷卡了。
每個人都有向往美好、追求美好的權利。雪茄亦然,它不應該被富人和權貴所獨占。
就像偉人曾說的那樣,最好的雪茄,應該屬于人民。
中國普通老百姓有消費好雪茄的期盼,他們必將是真正托起中式雪茄更好發展的基石。
有感于莫名誤解,胡謅一文以泄憤。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