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電子煙風靡全球。雖然一度遭遇網絡禁售的命令,看似行業冰封沒有了未來,實際上暗流涌動。隨著電子煙龍頭品牌悅刻赴美上市,創始人汪瑩身家達到了589億元。大家才意識到這個行業有多暴利。
那么本系列會對電子煙整個產業鏈做一個整體分析,從行業、政策監管到電子煙的產品競爭力、專利等等方面進行細項剖析,文章干貨內容較多,請速速閱讀。
注:本文所提及的公司及個股,不代表買入建議。
電子煙初步介紹
電子霧化煙(Electronic Cigarette, EC),是新型煙草制品的一種,通過霧化煙油產生氣體,供人食用。其基本原理是使用加熱、超聲等方式將含有尼古丁和香精成分的甘油或丙二醇溶液霧化,產生類似于卷煙燃燒的霧氣,供人們食用。
大多數電子煙有著類似于卷煙的外觀、煙霧的感覺,其食用方式也和卷煙基本一致。
同時由于其利用加熱煙液的方法代替了卷煙的燃燒煙草過程,在釋放香氣與煙堿的同時,其焦油、一氧化碳、亞硝酸等有害成分的釋放量與傳統卷煙相比大幅降低,不易產生二手煙污染,使用場所更廣,對周圍人群的影響更小,近年來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歡迎。
目前電子煙主要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蒸汽式(霧化型)電子煙,一種是加熱不燃燒式電子煙(HNB)。
蒸汽式電子煙:通過熱液體產生供食用者吸氣的氣溶膠,由食用者吸入口腔從而達到目的。其中的液體稱為煙油,通常由尼古丁、丙二醇、甘油和調味劑制成,煙油有多重類型,甚至有不含尼古丁的煙油。
HNB:采用加熱煙草的形式產生可供食用的煙霧,其本質是一種煙草產品,只是通過溫度的控制,使煙草產生煙霧并達到加熱不燃燒的狀態。
國內產業鏈完善,基本具備自主生產的能力
在電子煙的整個制作過程中,電子煙制作最為困難的核心技術為霧化器技術和煙油技術,目前,國內企業已具備自主生產電子霧化器的技術,而在煙油技術方面還相對薄弱,目前國內在煙油技術的商業模式上多為ODM和OEM。
電子霧化煙產品目前主要的技術有四類:霧化器技術、微電子技術、成品組裝工藝技術、煙油技術。其中霧化器技術和煙油技術是電子霧化煙核心技術,技術壁壘較高。國內在霧化器技中較為成熟的企業有艾維普思和麥克韋爾,擁有霧化器技術方面多項專利。
而煙油技術目前主要掌握在國外煙草巨頭手中,國內在煙油技術方面的實力較弱。成品組裝工藝技術是電子煙成品制造的關鍵技術,目前國內主要電子煙成品企業的全自動成品組裝均具有高效、美觀潔凈等特點。微電子技術包括電池、芯片、控制電路等,主要由專門的電池廠商和芯片方案提供商掌握,國內可自主生產的廠商很多。
國內目前艾維普思、麥克維爾憑借著強大的霧化器技術研發能力和成品組裝技術,自主品牌電子煙在電子煙市場也有一定的影響力。其中艾維普思、SMOK蒸汽式電子煙的品類為全球排名第一,麥克韋爾新自主品牌 Vaporesso 也取得了良好的市場反饋。
電子煙上中下游相關公司一覽
從電子煙的角度來看,分別為兩種不同的產品品類。一種是加熱不燃燒型,一種是蒸汽式電子煙。那么從上中下游的相關公司中,也是兩種路徑。
蒸汽式電子煙的生產流程來看,主要涉及以下廠商
從相關的上市公司來看,上游的上市公司有:億緯鋰能(300014.SZ)、高健實業(832042.OC)、華寶股份(300741.SZ)、中國波頓(3318.HK)及愛普股份(603020.SH)
中游的上市公司有:思摩爾國際(6969.HK)、思格雷(871818.OC)
下游的上市公司有:思摩爾國際(6969.HK)、艾維普思(834285.OC)
HNB的生產流程來看,主要涉及以下廠商
從相關的上市公司來看,上游的上市公司有:贏合科技(300457.SZ)、豐江電池(837375.OC)、東山精密(002384.SZ)、集友股份(603429.SH)及中國波頓(3318.HK)
中游的上市公司有:盈趣科技(002925.SZ)
下游的上市公司有:勁嘉股份(002191.SZ)、順灝股份(002565.SZ)、東風股份(601515.SH)、思摩爾國際(6969.HK)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