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孫承業從機場乘坐出租車,忽然聞到汽車里有一股奇怪的味道,他問司機師傅這是什么味道。司機師傅炫耀地說道,“這是電子煙的味道,好聞吧?”
孫承業是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在他看來,電子煙的煙體和霧化器相當于一個小“化工廠”——即使人們已經知道電子煙的主要成分,但每個人習慣不同,往里添加東西的不同,因此,電子煙的各種成分發生什么化學作用、產生什么混合物質、它的活性有何改變、進入人體后會帶來什么效應,這些都難以評價。對于成年人,風險不可忽視,但考慮到青少年呼吸系統的脆弱性,健康風險會更高。
然而,一組數據顯示,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正在體內建設這樣的“化工廠”。
健康陷阱
電子煙是一種模仿卷煙的電子產品,有著與卷煙一樣的外觀、煙霧和味道。它是通過霧化等手段,將尼古丁等變成蒸汽后讓用戶吸入。
不僅如此,部分電子煙商家出于營銷目的,想盡各種方法把自己的產品包裝成“時尚”“新潮”的象征,讓不少青少年尤其是其中的未成年人趨之若鶩,并最終掉入健康陷阱。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的《2019年中國中學生煙草調查》顯示:2019年初中學生聽說過電子煙的比例為69.9%,電子煙使用率為2.7%;與2014年相比,分別上升了24.9個和1.5個百分點。
另一份調查結果則顯示,我國15歲及以上人群吸電子煙的人數達1000萬,其中以15-24歲的年輕人為主。
然而研究表明,電子煙自身存在較大的健康和安全風險,考慮到青少年的脆弱性,健康風險會更高。
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孫承業看來,電子煙的煙體和霧化器相當于一個“小型化工廠”。
“我們在評價電子煙時不應該只看單個物質的毒性高低,而忽略了電子煙物質的產生過程。電子煙的成分有丙二醇、丙三醇為主的調和劑,這些物質共存、被加熱后,到底可能產生什么混合物質、它的活性有何改變、進入人體后會帶來什么效應,這些我們都難以評價?!?/span>
孫承業還指出,市場上流通的電子煙口味多達15000余種,添加成分繁雜,使用者完全憑好感調配比份和用量,隨意性大,對健康影響具有很大不確定性。
更重要的是,多項研究都一致證實,青少年和年輕成年人使用電子煙和隨后開始使用卷煙之間的強有力相關性,電子煙的“入門效應”凸顯。
2021年1月11日,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公共衛生學教授約翰·皮爾斯(John Pierce)博士和其團隊在《兒科學》上發表了一篇青少年使用電子煙與日后煙草使用關系的研究,發現使用電子煙會直接導致青少年日后煙草成癮。這一研究和此前公共衛生學界的多項研究結論吻合:青少年好奇心強,容易在不完全了解其健康危害的情況下產生尼古丁依賴,進而發展為長期吸煙者。
深圳控煙辦在2019年的一項調查顯示,在同時使用過卷煙和電子煙的學生中,先使用電子煙后使用卷煙的比例占到了24.2%。
而且一旦成癮,煙彈的消耗將源源不斷。根據電子煙巨頭悅刻財報顯示,煙彈出貨量雖然在2020年一季度下降至2200萬顆,但隨后的二季度和三季度,出貨量恢復至4080萬、6190萬顆,創出新高。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未成年人不得吸煙,任何經營場所也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煙酒??蔀楹坞娮訜焻s能例外?電子煙不是煙嗎?
治理困境
截至目前,我國還沒有相關規定對電子煙的身份進行確認,因此也無法將其納入到以傳統煙草為約束對象的法律規制中來。
鉑德電子煙合伙人兼CMO方輝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電子煙確實不能算傳統意義上的煙。電子煙分為硬件和煙油,是一個綜合體,里包含了大量的科學技術,是技術進步的產物。作為一個新的事物,電子煙與傳統煙草有聯系,更有區別,電子煙不能等同于卷煙。
恰恰由于這一巨大爭議,讓青少年乃至全社會對其放松警惕。
近日,市民何女士發現家中未成年的兒子偷偷藏著電子煙。詢問后得知,不但兒子有,他的一些好友也都有電子煙。
“這個又不是真的煙,水果味,不礙事?!泵鎸闻康捏@訝,孩子向她解釋,電子煙并非真的香煙,他也只是好奇抽著玩,并不會吸真的煙。
此外,不少電子煙品牌出于營銷目的,想盡各種方法把自己包裝成“時尚”“新潮”的象征,讓不少青少年尤其是其中的未成年人趨之若鶩,互相攀比購買,并最終掉入健康陷阱。
中國控煙協會副會長廖文科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由于電子煙產品的設計新穎時尚、口味多種多樣,本身就對青少年產生很大的誘惑作用。加上一些商家的不適宣傳,甚至專門針對青少年人群的喜好,通過各種渠道進行滲透和營銷,對青少年嘗試和使用電子煙產生不可低估的誘惑作用。
近年來,我國相關部門也從保護未成年人的角度,屢次發布有關電子煙的通告和政策。
2018年8月28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和國家煙草專賣局發布《關于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電子煙的通告》,要求禁止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煙;2019年10月31日,兩部門再次發布《關于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煙侵害的通告》,敦促企業關閉線上電子煙銷售渠道;2019年11月,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宣部等8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控煙工作的通知》,全面開展電子煙危害宣傳和規范管理。
然而多道禁令之下,管控效果卻不理想,不少電子煙化身“霧化器”、“霧化棒”,重新出現在線上平臺,青少年還是可以買到。
在北京控煙協會會長張建樞看來,電子煙治理困境的背后,是我國依舊缺乏相關法律規范。在我國,電子煙既不屬于藥品,也非保健品、醫療器械,更不是煙草,這使得電子煙的生產及銷售無法被約束。
監管將至
目前,加強監管已經成為行業共識,相關工作也已經提上日程,不論是相關法規政策,還是煙草部門的監管措施,都在加快速度完善中。
此前,《深圳經濟特區控制吸煙條例》在2019年修改生效時就將電子煙納入到控煙范圍,深圳市控煙辦還發布了《深圳市控煙標識標線制作和設置指引(試行)》,將電子煙列入整體控煙標識范圍,要求包括電子煙在內的煙草場所經營者、管理者和煙草制品銷售者需按照規定,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控煙標識的設置和更新工作。之后杭州、重慶、武漢、張家口等多地也加入其中。
根據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從今年6月1日起,向未成年人售賣電子煙將屬于違法行為。這也是首次以全國性法律的形式明確禁止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煙。
對此,張建樞指出,新版《未成年人保護法》意義重大,但還需制定配套的執法措施?!爱攧罩笔且M快明確執法主體,同時罰款細則也應盡快制定?!?/span>
不過,目前對于電子煙具體由哪個部門管理,業內還有爭議。
在孫承業看來,電子煙是一種不同于傳統卷煙的產品,如果照搬卷煙管理的模式,不利于電子煙的管理?!叭绻覀儼央娮訜煹墓芾頇嘞藿唤o國家煙草專賣局,這就相當于把電子煙當作煙草的替代品?!?/span>
據張建樞介紹,目前世界各國對電子煙行業的態度及政策方向各有不同,有的國家將電子煙作為消費品監管,有的將其作為煙草類監管,還有國家將其作為醫藥類監管。從效果來看,由醫藥衛生部門管理效果最好。
廖文科還補充道,要加強對青少年的控煙教育,讓青少年知道電子煙也是煙,電子煙對身體也有害,尤其是對青少年健康的危害更大,電子煙也能讓人成癮。只有讓他們認識到電子煙的危害,才能自覺做到遠離電子煙。
此外,由于線上銷售被叫停,各大電子煙商家紛紛發力線下渠道。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悅刻擁有110家授權經銷商,5000多家“悅刻品牌店”,超過10萬家其他零售店渠道。接下來,如何對日益龐大的電子煙線下渠道管控,也將左右著控煙成效。
從全國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上可以看到,目前,電子煙國家標準項目目前已進入“審查”階段。這意味著,未來,電子煙國家標準通過批準后即可發布,將進一步規范市場發展。
對此,方輝表示,歡迎電子煙的標準和法律規范早日出臺,這將有助于促進電子煙行業健康穩定持續發展。(責任編輯:朱赫)
免責聲明:轉載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