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過去的2020年受到了疫情的影響,但這并未妨礙世界各國相關組織關于煙草減害與電子煙的關注,尤其是在居家隔離期間,吸煙人數激增的問題也凸顯了出來。
2020年召開了多場關于電子煙的論壇會議,比如我國由中國電子商會指導,中國電子商會電子煙行業委員會于2020年12月20日在深圳寶安萬豪酒店主辦的“2020第四屆國際電子煙產業高峰論壇”,以“開拓創新·共贏全球”為主題,圍繞技術創新、營銷變革、跨境貿易等話題展開。總結了過去一年霧化產業的成績并展望了行業前景。
在2020年,國際上也同樣召開了多場頗具影響力的電子煙峰會,作為英國公共衛生機構“知識行動改變”(KAC)系列活動的最新一期,去年10月舉行的《迫在眉睫的問題:2020年全球減少煙草危害狀況》(GTHR),健康專家強調了通過改用霧化產品來減少煙草危害的好處。2020倫敦霧化峰會原本計劃在倫敦舉行的“2020霧化峰會”受到疫情影響改用了網絡會議的形式。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艾倫?R?布比斯(Alan R Boobis)是會議演講者之一。他指出了在電子煙中發現的化學物質,如丙二醇和/或植物甘油等,在目前的水平下,吸入短期到中期對人體的毒性相對較小,或者說“相對無毒”。
報告中還提到,最重要的是,與可燃香煙中發現的毒素相比,霧化產品中化合物的風險是最小的。與吸煙相比,霧化產品除了將對自己的風險降至最低外,也將對旁觀者的風險降至最低。
Boobis補充說,反復接觸電子煙的長期影響和后果尚不清楚,然而,考慮到吸煙的風險是絕對已知的,所以由吸煙轉向霧化產品目前來看仍然是朝著正確方向邁出的一步。
口味有毒論
許多人都會認為電子煙的某種口味中會含有更多的有害物質,或者薄荷口味會吸引青少年,所以美國正在積極推廣“口味禁令”。
關于香料,Boobis認為,霧化產品所使用的大多數香料與食品和傳統卷煙中使用的香料相同。一旦進入體內,其效果便會與口服時的濃度一樣。換句話說,同樣是食品級的香精,并不會做成蛋糕是安全的,但做成霧化產品吸入后就變得有毒了。
Boobis補充說,毒性的程度不僅取決于化合物的類型,還取決于消耗的量。研究表明,電子煙帶來的風險明顯低于普通香煙帶來的風險。傳統卷煙中發現的最具毒性的化學物質在霧化產品中要么不存在,要么含量低得多。
電子煙不是“吸煙的入口”
很多決策者們往往都認為電子煙會吸引非煙民使用,最終轉向吸食香煙,這也是頗具爭議的電子煙“入口理論”。
在峰會上,雷·尼烏拉博士(Dr Ray Niaura)也對這一理論進行了駁斥,電子煙使用的生態趨勢以及長期以來青少年吸煙的流行程度,都無法證明電子煙會導致吸煙,相反,數據表明電子煙正在全球范圍內減少吸香煙。
根據美國最近的數據表明,隨著電子煙攝入量的增加,青少年香煙吸煙率迅速下降。密歇根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分析了1991年至2019年全國8年級、10年級和12年級學生煙草產品使用情況的數據。匯編的數據顯示,吸香煙的人數大幅下降,與此相對應的是,吸電子煙的人數在同一組中有所增加。
研究作者Rafael Meza強調,“門戶理論”顯然站不住腳,電子煙使用的快速增長尚未導致吸煙和無煙煙草使用的增長,如果有的話,這些趨勢早已顯示出來并在加速增長了。
不過,盡管電子煙的危害比香煙低,也并不會導致用戶轉而吸香煙,但仍然要注意的是,非吸煙者和未成年人絕對不要使用電子煙。電子煙只是一種減害工具,而不是培養新型煙民的新型煙草產品。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平臺觀點。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